“食用菌產業讓我蓋起了新房子,買來了小轎車,生活越來越好了。”竹垟鄉山溪口村村民陳裕忠從事食用菌生產已經6年,通過細心管理,他栽培的黑木耳產量逐年增長,效益也逐年提高。現在他不僅從事黑木耳生產,還栽培菌種,每年的產值可達到20多萬元。
陳裕忠告訴記者,這幾年,他栽培技術不斷改進,黑木耳菌棒成活率從80%提高到99.5%,通過實施無公害化生產,價格提升了不少,平均每袋黑木耳產出由3.8元增至5.5元。他說:“做食品,一定要講良心,講誠信,這樣才會得到市場的回報。”
近年來,我市經濟社會穩步發展,農業產業不斷壯大,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2013年,發展代料香菇5500萬袋,代料黑木耳1.8億袋,段木靈芝約5000立方米左右,食用菌總產值達到8.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近1/3,從業人員近9萬人,占農業總人口近1/3,栽培食用菌收入占農民總收入的1/3。
2013年是我市菌棒加工廠建設的第3年。通過前兩年的建設,菌棒加工廠在促進我市食用菌產業從千家萬戶、小規模、分散式生產向集約化、機械化生產方式轉變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我市在抓好前兩年41個菌棒加工廠提升發展的基礎上,以方便農民為原則,新建集約化菌棒加工廠19個。全市累計建成60個。
在八都鎮雙溪口村和蘭巨鄉大汪村,我市開展黑木耳立體式設施化栽培試驗與示范。該立體式設施化栽培模式不僅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能提高黑木耳的產量和質量,而且能實現全程清潔化生產,提高抗自然風險能力,為我市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奠定了基礎。
我市還以提升發展食用菌產業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建設“整潔美觀、高效實用”為目標,對蘭巨鄉、八都鎮、小梅鎮、西街街道等一些分布在公路沿線嚴重影響村容村貌的菇棚進行了改造。據統計,2013年,我市新建鋼架菇棚面積22110.8平方米,舊菇棚改造面積28312.9平方米,拆除菇棚面積20000多平方米。
食用菌產業已成為我市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2013年,我市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通過國家級驗收,在推進產業化建設中,表現突出,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全國食用菌產業建設示范市”榮譽稱號。
陳裕忠告訴記者,這幾年,他栽培技術不斷改進,黑木耳菌棒成活率從80%提高到99.5%,通過實施無公害化生產,價格提升了不少,平均每袋黑木耳產出由3.8元增至5.5元。他說:“做食品,一定要講良心,講誠信,這樣才會得到市場的回報。”
近年來,我市經濟社會穩步發展,農業產業不斷壯大,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2013年,發展代料香菇5500萬袋,代料黑木耳1.8億袋,段木靈芝約5000立方米左右,食用菌總產值達到8.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近1/3,從業人員近9萬人,占農業總人口近1/3,栽培食用菌收入占農民總收入的1/3。
2013年是我市菌棒加工廠建設的第3年。通過前兩年的建設,菌棒加工廠在促進我市食用菌產業從千家萬戶、小規模、分散式生產向集約化、機械化生產方式轉變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我市在抓好前兩年41個菌棒加工廠提升發展的基礎上,以方便農民為原則,新建集約化菌棒加工廠19個。全市累計建成60個。
在八都鎮雙溪口村和蘭巨鄉大汪村,我市開展黑木耳立體式設施化栽培試驗與示范。該立體式設施化栽培模式不僅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能提高黑木耳的產量和質量,而且能實現全程清潔化生產,提高抗自然風險能力,為我市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奠定了基礎。
我市還以提升發展食用菌產業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建設“整潔美觀、高效實用”為目標,對蘭巨鄉、八都鎮、小梅鎮、西街街道等一些分布在公路沿線嚴重影響村容村貌的菇棚進行了改造。據統計,2013年,我市新建鋼架菇棚面積22110.8平方米,舊菇棚改造面積28312.9平方米,拆除菇棚面積20000多平方米。
食用菌產業已成為我市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2013年,我市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通過國家級驗收,在推進產業化建設中,表現突出,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全國食用菌產業建設示范市”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