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在位于葉縣龍泉鎮草廠街村的葉縣綠城食用菌產業園區,智能化菇房有序排列,菇房內一朵朵鮮嫩雪白的雙孢菇爭相升柄展傘,鋪滿菇床,散發著淡淡的菇香。工人們正忙著采摘已成熟的菌菇。
“我們基地有26間仿生態庫房,現在種植的品種有白蘑菇、褐蘑菇,年產量在260萬斤左右,年產值在1000多萬元,可帶動附近就業村民60多人。”葉縣綠城食用菌產業園負責人李曉軍說。
該產業園總投資2.4億元。目前,產品存放中心、覆土車間及26間仿生態智慧菇房已投入使用。
食用菌產業園是葉縣推動農業產業園建設的一個縮影。
葉縣堅持高位推動,建強工作體系,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主抓農業副縣長為副組長,有關鄉鎮、縣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對葉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規劃與建設工作進行規范和強化。圍繞韭菜、辣椒、食用菌、中草藥、高油酸花生、畜禽養殖六大特色產業,成立6個特色產業專班,全方位服務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此外,縣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元,作為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園建設扶持資金,大力支持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引導帶領農民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實現鄉村振興。
該縣以項目為抓手,強力推進產業園建設。依托金創富硒優質小麥現代農業產業園、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優質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的建設,集中力量打造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競爭力強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形成規模,帶動了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增產增收。與此同時,充分發揮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省、市教授工作站技術支撐作用,加大農業技術人員及園區產業工人的培訓力度,加快知識更新,依托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專業培訓基地培訓等,向廣大農民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提高創新和經營能力,培養和造就一大批生產型、技能型和經營型的新一代職業農民,為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
近年來,當地依托豐富的農業產業資源,升級“聯村共建”為“聯鄉共建”,強力推進“1+X+Y”發展模式,推動葉縣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跨越。在龍頭企業這個“1”的帶動下,農業區域品牌效應凸顯,特色產業發展勢頭正勁,葉縣各鄉鎮農業產業呈現齊頭猛進、遍地開花的良好態勢。
任店鎮的綠港現代農業產業園、馬莊回族鄉的富硒小麥產業園、龍泉鄉的食用菌產業園、田莊鄉的東李現代農業產業園……在鄉鎮這個“X”的主導扶持下,一座座兼具科技與實力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區拔地而起,“裂變”成一大批高質高效的農業產業增長極,從而推動農戶這個“Y”經濟收入成倍增長,釋放出源源不斷的農業經濟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