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8日上午,一場意義非凡的捐贈儀式在龍泉市隆重舉行,常山縣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吳永興、常山縣科協毛金良、龍泉市農業局食用菌辦公室主任葉曉菊以及龍泉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杜作秀等嘉賓出席此次捐贈儀式。此次儀式見證了張壽橙、吳子敬兩位食用菌文化專家對文化傳承的深情厚誼,并為龍泉與常山兩地的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張壽橙先生,作為食用菌領域的專家,數十年來一直致力于香菇文化與歷史的深入研究,編著了新中國成立后第一部香菇專著《香菇栽培方法》,編寫了《中國香菇栽培歷史與文化》《中國香菇栽培學》《花菇栽培方法》等40多部著作,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他憑借對菇民區歷史的深入挖掘,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獻資料,其眾多文獻已被上海農科院、吉林農業大學、麗水學院等眾多科研院校所收藏。
在此次捐贈儀式上,張壽橙先生將《中國香菇栽培歷史與文化》、《中國香菇栽培學》、《香菇栽培方法》以及《魏晉及宋元時代香菇歷史文稿》等珍貴食用菌文獻資料和實物近68件捐贈給了常山縣蘑菇園博物館。這些凝聚了張壽橙先生多年心血與智慧的捐贈,對于研究食用菌文化、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吳子敬先生同樣是一位深耕香菇文化與歷史的專家,始終不渝地在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征途上砥礪前行。迄今為止,他已建成了食用菌標準化基地20多個,有機靈芝基地5個,年產值超過2億元,帶動農戶15000多人就業,幫助農戶50000多人增收致富。吳子敬先生不僅對菇民區的悠久歷史進行了詳盡而嚴謹的考證,還矢志不渝地投身于香菇制作技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工作之中。吳子敬先生所創建的龍泉香菇博物館和龍泉靈芝博物館,在國內外均產生了顯著影響。
在此次捐贈儀式上,吳子敬先生捐贈了包括龍泉青瓷7件、《真菌多糖與腫瘤》、《菇業備用全書》以及《香菇高產栽培和制種技術》等食用菌書籍近35本,其中不乏精品佳作。這些藏品為常山縣蘑菇園博物館增添了一份獨特的文化氣息。
此次捐贈不僅彰顯了他們對文化傳承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也為龍泉與常山兩地的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橋梁。通過此次捐贈,兩地的文化愛好者將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到這些珍貴的文化藏品,領略其中的歷史韻味與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