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前,群眾隨邊丟棄的玉米芯、棉籽殼等,現在是讓俺們這些種銀耳的把它們‘變廢為寶’啦;今年俺家的這6個大棚,如果種好、賣好的話,能賺個20來萬元。上周六,縣農業局的下派干部還到俺們種植合作社指導栽培技術來呢。種銀耳的群眾今年又有個好收成!”一位食用菌種植業主黃遵忠滿懷希望地告訴筆者。九、十月份,正是銀耳生長的黃金期,在濟寧市梁山縣趙堌堆鄉聯民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大棚里,朵朵銀耳如花開、似雪白,散發著陣陣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垂涎欲滴。
“銀耳之鄉--趙堌堆”由來已久、聞名遐邇,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發展成為江北規模最大的銀耳市場,當時全鄉黃河灘區、灌區的農戶十之五六都從事銀耳產銷行業。市場行情瞬息萬變,全鄉銀耳種植業曾一度落入低谷。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全鄉經濟發展,經鄉黨委政府科學規劃、統籌安排,決定重啟食用菌種植這一朝陽產業。通過在發展方向上加以引導、在優惠政策上加以扶持,以丁那里村為核心,以"聯民"食用菌合作社為龍頭的食用菌產業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騰飛。當前,全鄉第一家農民合作社--聯民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已發展標準化種植大棚186個,入社農戶60多戶。一個種植大棚可容8000根菌棒、產干銀耳1.5噸;按每年種植兩茬、市場價格60元/千克計算,棚均年獲利近3萬元,入社農戶的收益相當可觀。目前,合作社又開始嘗試種植黑木耳、蘑菇等,繼續拓展食用菌種植領域。
通過聯民食用菌合作社的示范帶動及輻射作用,今年又新成立了占地53畝的"誠信"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該社已建成標準化種植大棚60個,周邊10余個村600余戶群眾紛紛加入到食用菌種植行業中來。目前,該鄉食用菌產業創新發展、勢頭迅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必將重現輝煌。(原標題:濟寧梁山縣趙堌堆鄉食用菌產業發展勢頭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