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1年,印江自治縣發展食用菌1320萬棒,實現產值8600多萬元,利潤4500多萬元,帶動產業區農民人均增收3500多元,新增就業崗位1000多個,實現勞務收入3008萬元;2012年發展食用菌2428萬棒,實現產值1.9億元,利潤1.2億元,帶動就業2600多人……

印江菇農在采摘夏菇
政策扶持助推食用菌快速發展
“如果沒有國開行幫助,我確實發展不了這么多食用菌!像我們這些散戶農民,一家沒有多少錢投入!國開行這個資金來得及時。”談及食用菌產業發展,菇農代傳義深有感觸的說。
2012年,印江縣獲得國家開發銀行貴州分行1.2億元產業授信支持,其中3909萬元用于扶持食用菌產業發展。今年春,代傳義就順利貸了10萬元,新建了大棚40個,種香菇150萬棒,木耳150萬棒。得益于國開行貸款的支持,印江縣今年食用菌產業煥發出勃勃生機、發展態勢喜人,發展規模達到5000萬棒。
“千本領萬本領,爭來項目投資是真本領,引來客商投資是實本領,找來貸款投資是硬本領。”在食用菌產業發展中,印江縣加大科技項目和生態項目申報,加強向上對接和項目爭取,注重項目投向跟蹤。2011年,印江縣食用菌產業發展被列入省科技重大專項資金支持項目,獲得230萬元的專項資金扶持;被列入省、市2013至2015年科技合作專項《食用菌優質高效大規模生產關鍵技術成果應用推廣》和省《科技示范園區建設》項目,共獲得750萬專項資金扶持。在2011至2013年連續三年爭取到1800萬元產業化扶貧項目專項資金。
同時,印江縣財政加大扶持力度,對生產加工機械給予30%的補貼,對生產有效菌棒按0.5元/棒的標準進行補貼,兩年共安排資金5500多萬元。

印江菇農在采摘夏菇
園區建設促進食用菌升級發展
初秋的印江縣木黃鎮食用菌基地上,菌棚鱗次櫛比、菌棒整齊排列、香菇升柄展傘,勞作的菇農們歡聲笑語,臉上洋溢著豐收喜悅。
“產能上不去,就沒有市場話語權,必須擴展生產規模”。對于今年食用菌產業爆發性增長,搞了十多年食用菌、印江縣食用菌產業首席科技特派員王友明說。
為擴大食用菌產業發展規模,印江縣重視產業發展分析和規劃,迅速啟動了木黃食用菌產業示范園區,該園區在今年被列為全省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之一。
園區建設以食用菌為主導產業,以關聯產業速生菇木繁育基地建設示范為輔,按照核心功能區、示范功能區、輻射區三個層面規劃,計劃到2015年全縣發展食用菌1億棒,實現年產值9.2億元,利潤5.86億元,扶持農戶9098戶,解決長期就業1.3萬人,建成西部地區最大的優質食用菌生產基地。
目前,園區已投入建設資金6454萬元,完善了相關配套設施,建成集中連片食用菌生產基地12個,菌棒集中生產加工廠房9座,菌種加工廠1個,貯藏冷庫16個。園區覆蓋8個鄉鎮60個村、1000余戶群眾發展食用菌產業,戶均種植4萬棒,種植10萬棒以上的大戶有12戶,參與加工和管理2萬余人。
園區今年已采收夏菇1500噸,實現夏菇產值1800萬元,純收入達1200萬元。同時,在合水鎮新建30畝菇木林種苗繁育基地,在木黃、永義等鄉鎮發展2000畝菇木林示范種植基地,為食用菌產業持續穩定發展打下了基礎。
關鍵詞:
食用菌
- 下一篇:共青團農場草莓套種食用菌發展有機農業
- 上一篇:舒蘭市新安鄉食用菌富鄉民
0 條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