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筆者從寧德蕉城區農業局了解到,繼2011年該區食用菌總產值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后,今年作為蕉城區政府扶持項目之一的食用菌又一次實現億元總產值,達1.05億元,總產量12903噸。
“瞧這菇的長勢,我看我們投入的成本能收回來,增收也是不成問題。”18日下午,筆者走進九都鎮朝陽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所在的菇房時,正好碰上菇農林祥燦同幾名合作社成員交談著今年剛種植的袖珍菇長勢情況。據這里的菇農介紹,為鼓勵和扶持農民發展食用菌產業,今年九都鎮拿出專項資金,對農民建一個菇房補助2000元,并積極引進食用菌新品種,讓農民發展生產。“今年頭一回從事菇類生產,投了14萬元本錢,現在已經收回了16萬元。這菇的采收期還會延續到明年4月份,所以肯定能增收!”林祥燦高興地說。同樣高興的人,還有洋中鎮新秀蘑菇合作社的菇農周天梨。這位去年還是幫別人管技術的打工者,今年自己搞起了蘑菇。周天梨告訴筆者,今年他聯合幾個農民,投入110萬元在洋中新秀村建了10個設施栽培菇房,在今年夏季頭一季采收了10萬斤蘑菇,總產值70萬元。“20多年來,都是看著別人發展食用菌產業,從中也學到了不少經驗。現在這個產業形勢比較樂觀,所以我也想從中嘗點甜頭!”
菇農們的喜悅和自信,得益于近三年蕉城區致力于發展食用菌產業的結果。據了解,自2010年底以來,蕉城區先后出臺扶持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措施。在此刺激下,八都、九都、赤溪、洋中等鄉鎮掀起了一股蘑菇設施栽培熱,有近200個含有農技含量的設施栽培蘑菇棚被建立起來;不少食用菌新品種、新技術被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