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群眾投訴舉報稱,在南寧市某批發市場發現經銷商使用熒光漂白劑處理鮮蘑菇。經調查,現場沒有發現有使用漂白劑漂白蘑菇的行為,但部分蘑菇樣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鈦殘留。對此,南寧市要求各部門立即開展蘑菇專項檢查工作。
據南寧晚報報道,南寧市將試點開展外埠大宗食品準入制度,提高入邕食品準入門檻,與外埠產地政府共同構建食品安全防控體系。
10日上午11時許,南寧市農業局接到市工商局電話通報,稱接到群眾投訴舉報,在南寧某蔬菜批發市場內有經銷商使用熒光漂白劑處理鮮蘑菇,并將處理后的蘑菇銷往五里亭蔬菜批發市場。
接到投訴后,市農業局、工商局于當日下午6時派出30名執法人員立即到蔬菜批發市場開展漂白蘑菇調查抽樣工作。經現場調查,該市場有八家蘑菇經銷戶,現場沒有發現有使用漂白劑漂白蘑菇的行為,所銷售產品全部是從外埠市縣進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當即對八家蘑菇經銷商所銷售的蘑菇進行了熒光漂白劑快速檢測,沒有發現使用熒光增白劑,同時抽取了10份蘑菇樣品,于11日將樣品送到自治區分析測試研究中心進行二氧化鈦和二氧化硫殘留檢驗。
昨日下午2時,廣西區分析測試研究中心出具了檢查報告書,報告顯示部分蘑菇樣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鈦殘留。
對此,南寧市政府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市農業局、工商局對南寧市蘑菇生產銷售行為進行地毯式檢查,對蘑菇生產環節、采摘、收購、批發以及零售環節進行監管,加大對蘑菇特別是外埠蘑菇生產的抽檢力度,并將檢查結果通報自治區食品安全辦及外埠市縣食品安全辦,要求從源頭加強規范蘑菇生產加工行為。
下一步,南寧市將試點開展外埠大宗食品準入制度,提高入邕食品準入門檻,與外埠產地政府共同構建食品安全防控體系,逐步形成食品“產地要準出、銷地要準入、產品有標志、質量可溯源、風險可控制”的全程監控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