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臨漳縣著力推進食用菌集約化、標準化和工廠化生產,真正把食用菌產業做成了大產業。
在臨漳,菌菇品種多樣布局,正由普通菌菇向高檔菌菇轉變。引進開發白靈菇、雙孢菇、香菇、雞腿菇、平菇等新品種11個,打造了白靈菇、草菇、香菇、越夏平菇、立體式雙孢菇、杏孢菇6大特色食用菌產業化種植基地,形成了“一菌(白靈菇)為主,多菌為輔”的品種格局,一年多茬種植,四季有鮮品。
“特別是近年來,發展珍稀食用菌白靈菇仿生冷房生產及林下草菇等種植,已注冊“鄴都”、“榮珍”牌等商標5個,申報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5個。”據介紹,該縣白靈菇產品遠銷北京等大中城市,2011年12月26日,河北榮珍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在天交所成功掛牌上市。
此外,依托河北工程大學、中國農科院等高校院所,投資800萬元建成了臨漳縣食用菌產業關鍵技術開發示范中心,解決全縣食用菌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難題。建立起包括栽培技術、加工包裝、儲藏運輸等環節的質量標準體系,食用菌生產、加工、流通的各個環節都有統一標準和技術規范,確保食用菌“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質量安全。
食用菌種植在臨漳不再是小打小鬧,他們推行“公司(協會)+基地+農戶”運作模式和“公司生產菌棒——農戶管理出菇——企業回收產品”的工廠化生產模式,建立了產前、產中、產后系列化服務體系。目前,該縣食用菌種植已覆蓋全縣14個鄉鎮,食用菌種植重點鄉鎮達到10個,依靠食用菌發展的專業村185個,參與產業化生產經營農戶達到5.6萬戶,食用菌種植基地28個,年產菇7.8萬噸,綜合產值達到8億元,幫助食用菌種植戶人均增收4000元。
在臨漳,菌菇品種多樣布局,正由普通菌菇向高檔菌菇轉變。引進開發白靈菇、雙孢菇、香菇、雞腿菇、平菇等新品種11個,打造了白靈菇、草菇、香菇、越夏平菇、立體式雙孢菇、杏孢菇6大特色食用菌產業化種植基地,形成了“一菌(白靈菇)為主,多菌為輔”的品種格局,一年多茬種植,四季有鮮品。
“特別是近年來,發展珍稀食用菌白靈菇仿生冷房生產及林下草菇等種植,已注冊“鄴都”、“榮珍”牌等商標5個,申報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5個。”據介紹,該縣白靈菇產品遠銷北京等大中城市,2011年12月26日,河北榮珍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在天交所成功掛牌上市。
此外,依托河北工程大學、中國農科院等高校院所,投資800萬元建成了臨漳縣食用菌產業關鍵技術開發示范中心,解決全縣食用菌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難題。建立起包括栽培技術、加工包裝、儲藏運輸等環節的質量標準體系,食用菌生產、加工、流通的各個環節都有統一標準和技術規范,確保食用菌“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質量安全。
食用菌種植在臨漳不再是小打小鬧,他們推行“公司(協會)+基地+農戶”運作模式和“公司生產菌棒——農戶管理出菇——企業回收產品”的工廠化生產模式,建立了產前、產中、產后系列化服務體系。目前,該縣食用菌種植已覆蓋全縣14個鄉鎮,食用菌種植重點鄉鎮達到10個,依靠食用菌發展的專業村185個,參與產業化生產經營農戶達到5.6萬戶,食用菌種植基地28個,年產菇7.8萬噸,綜合產值達到8億元,幫助食用菌種植戶人均增收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