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蓬溪縣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隨處可見忙碌的人群,但卻很少能看見在田間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他們已經變成了產業工人、建筑工人甚至是小有成就的老板。
“我一季60天可管理食用菌3萬袋,而在他們的生產車間,食用菌一年可種6季。”在四川省閩中有機食品有限公司食用菌科技產業園區,寄種戶唐明德在自己的食用菌智能生產車間高興地說道,“這樣我一季就可以獲得管理費1.8萬元,月平收入達到了9000元。比以前自己在家里種植省心、省力,還掙得多。”
“我一季60天可管理食用菌3萬袋,而在他們的生產車間,食用菌一年可種6季。”在四川省閩中有機食品有限公司食用菌科技產業園區,寄種戶唐明德在自己的食用菌智能生產車間高興地說道,“這樣我一季就可以獲得管理費1.8萬元,月平收入達到了9000元。比以前自己在家里種植省心、省力,還掙得多。”
食用菌科技產業園區負責人宋強告訴記者,如果農民進園區參與種植管理,公司將負責提供出菇大棚、生產車間、設備、菌袋、種植技術,農民獲取管理費0.60元/袋,1個農民一季60天可管理食用菌3萬袋,可獲得管理費1.8萬元,月平收入9000元。
“農民也可以進園區租賃生產。”宋強表示,如果農民進園區租賃公司出菇大棚、生產車間種植食用菌,公司將為農民免費提供種植技術、設備、賒銷菌袋,公司與農民簽訂收購合同,包產品回收,農民每種植一袋可獲得總收入4.5元,純收入1.5元,1個農民一季種植3萬袋,可獲得純收入4.5萬元。
有資金的農民也可以自建出菇大棚,自己種植,公司賒銷菌袋,免費提供種植技術,與農民簽訂收購合同,實行訂單生產。最后,當地農民也可以就近到園區務工成為產業工人,獲取勞務收入,1個農民1年可獲得報酬2.5萬元左右。
蓬溪縣天福紅江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鄧世洪介紹,2012年,四川省閩中有機食品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在天福紅江現代農業示范區建成食用菌科技產業園區。2012年,公司種植食用菌實現總產值3.38億元,創稅利1.5億元。公司帶動農民種植食用菌,農民實現總收入2.25億元,全縣人均增收375元。“現在,像這樣的農業產業化公司,園區已經引進了12家,其中4家已經投入生產,還有8家正在緊張的建設之中,也將盡快實現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