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高密市咸家工業(yè)區(qū)徐家廟子村,參觀了市民孫秀玲女士的
“平菇的菌絲生長最佳溫度是23℃至27℃,出菇濕度是95%。”孫女士告訴記者,各種食用菌的生長對于環(huán)境的溫度和濕度都有很大的要求,他們在每間大棚里都設有溫度計隨時測量溫度。
據工作人員稱,食用菌最佳時期豐收期是種植后大約三個月至四個月的時間。現在平菇每斤的批發(fā)價格是3.5元,批發(fā)商直接到食用菌基地拉貨,非常方便而且利潤空間非常可觀。食用菌年產量在二萬至三萬斤的農戶,年收入就能超過3萬元。
據悉,2011年高密市食用菌總產量達7萬多噸,總產值5億多元。其中主導產品金針菇、杏鮑菇、蟹味菇、白玉菇年產2.5萬噸,年產值2億多元。林地食用菌種植面積1.2萬畝,以黑木耳、香菇、平菇為主,年產值2億多元。
據悉,2011年高密市食用菌總產量達7萬多噸,總產值5億多元。其中主導產品金針菇、杏鮑菇、蟹味菇、白玉菇年產2.5萬噸,年產值2億多元。林地食用菌種植面積1.2萬畝,以黑木耳、香菇、平菇為主,年產值2億多元。
“政府給我們提供了資金、政策、技術上的扶植,我們也加強各方面的學習和溝通,實現經濟等各方面的大豐收。”參與食用菌產業(yè)的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通過發(fā)展食用菌產業(yè),年收入超過3萬元,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據高密市徐家廟子村委工作人員稱,村里有超過六成的村民都在進行蘑菇的種植,通過發(fā)展食用菌產業(yè),讓整個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