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正是蘑菇培養料堆置忙季,平湖市盛龍園藝場蘑菇種植基地引進的荷蘭“蘑菇培養料隧道發酵技術”示范項目開始投入運營。這是浙江省目前唯一一家運用蘑菇培養料隧道發酵技術的蘑菇生產基地,該項目的示范運用將大大提高蘑菇培養料質量,提升蘑菇品質。
走進盛龍園藝場蘑菇種植基地的隧道發酵倉,記者看到工人們采取機械化操作的方式,抓緊將隧道里二次發酵過的培養料運往到蘑菇大棚外,然后分散進棚。園藝場主人盛保龍告訴記者,這些稻草秸稈和牛糞等有機肥混合料進入隧道前已在室外通過充分攪拌后進行了預濕,然后在隧道經過高溫鎮壓三五天和倒倉等兩次發酵后,就變成了雙孢蘑菇的培育原料。
據悉,采用隧道發酵技術堆置的培養料,能有效提升了菌肥質量。據盛保龍介紹,培養料當中的雜菌、害蟲通過75度以上高溫滅菌后,然后倒倉,這樣培養料周圍高、低、左右產出比較均勻。
據了解,平湖菇農種植雙孢蘑菇已有二十多年的種歷史,但在蘑菇培養料的堆置中,許多菇農因為沒有很好掌握二次發酵技術,使得雙孢菇的產量和質量不盡如意。今年,盛龍園藝場在省農科院等科研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率先引進荷蘭先進的“隧道發酵技術”,利用現代化的空調房系統,集中發酵生產原料,實現雙孢菇周年栽培,工廠化出菇。
盛保龍告訴記者,采用這一技術種植的蘑菇產量可增加一成以上。目前,盛龍園藝場投入60多萬元建起的6條隧道已全部開始運營,今年該園藝場蘑菇基地種植的40萬平方尺蘑菇所需要的培養料將全部實行隧道二次發酵,為實現增產增效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