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東寧縣綏陽鎮,東寧雨潤綏陽黑木耳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志國正與在第五屆黑木耳節上結識的一位廣東分銷商詳談合作細節。
首次參展的“東寧雨潤”在本次黑木耳節上收獲頗豐,不僅與20多家分銷商達成意向性協議,貨值2萬多元的禮品裝食用菌展品僅一上午就銷售一空,精深加工展品的熱銷和采購商的熱情,讓“東寧雨潤”顯得有些措手不及。
在本屆黑木耳節上,“東寧雨潤”的經歷并非個例,各參展商為集聚人氣可是花了不少心思,不僅在展區特色上“涇渭分明”,在展示的產品上也是競相爭妍。為了展示產品形象,參展企業的新老產品悉數登場,其中既有“大路貨”的成堆銷售,也有精深加工產品的紛紛上架,細心觀察可以發現,從節會主場館走出的市民手里,購買的大多是有著精美包裝的食用菌產品,這也成就了本屆節會的一景:現場各展位的深加工展品常常是“限購不限嘗”。
精選越冬耳150克164元、木耳糖350克35元、松茸泡酒250毫升45元、木耳糕點一盒250克15元……今年黑木耳節展銷的深加工產品較往年明顯增多,經過深加工后的“小木耳”、“小蘑菇”身價倍增。“有心栽花”的“大路貨”并沒有意料中的熱銷,“無心插柳”的高端產品卻被搶購一空,通過此次節會讓不少參展商在百姓的“購物袋”里看出了道道,同時,也讓部分參展商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我市的消費潛力被低估,高端食用菌市場存在“真空”。
牡丹江是全國食用菌主產區,但在食用菌產品結構中,絕大多數仍屬于低端“原字號”產品,加工率較低,精深加工占比不足。近年來,我市食用菌關聯企業雖然已經有了中高端營銷意識,在提升產品質量上“鉚足了勁兒”,但在包裝和新產品研發上仍顯粗糙,產品深加工環節稍顯薄弱,難以滿足中高端市場需求,長此以往,將制約產業發展。
參加本屆黑木耳節的食用菌專家、科研機構、企業代表也都提出這樣的觀點,要想實現食用菌產業效益的大幅提升,精深加工則是必由之路。在“世界黑木耳之都”的聚光燈下,我市的食用菌產品已不僅僅只滿足于國內市場,將進一步向歐美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延伸,而更為高端的精深加工產品則是搶占市場的“利器”。
今年中國·牡丹江黑木耳節升級為國際化展會,與會的國際食用菌專家在為我市帶來先進適用技術的同時,也把國際食用菌市場的消費趨勢傳遞給了我們。國際食用菌學會主席格雷格·西莫表示,食用菌是21世紀的健康食品,不久以后食用菌將更加受世界歡迎。這給蘇志國帶來了新的啟示,他表示,近期,“東寧雨潤”的目標是讓食用菌深加工產品走入超市,擺上百姓的餐桌,而將更長遠的戰略目光瞄向了附加值更高的食用菌醫藥保健產品,香菇多糖膠囊、香菇口服液、猴頭菇多糖等醫藥保健品將是未來企業攻關的重點。
在我市走精深加工路線的企業還有很多,今年,“北味”食用菌即食食品項目投產,成為全國最大的猴頭菇深加工企業;雨潤綏陽黑木耳產業集群深加工項目今年7月投產,通過產業政策扶持,牡丹江中龍食品公司、綏芬河維多寶公司等一批我市食用菌加工龍頭企業迅速崛起,食用菌精深加工產品市場潛力巨大,這是本屆黑木耳節對我市食用菌企業的一個啟示。產品向精深加工延伸,“小木耳”、“小蘑菇”才能煥發出更大的生機與活力,為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