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筆者在“香菇大王”周華雄的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公司示范基地看到,采用夏菇層架放管、棚內保濕新技術栽培的菌棒已開始出菇,嘗到科技甜頭的周華雄對公司發展信心滿滿:“每畝土地可種植香菇3萬袋以上,較傳統種植辦法提高了三倍!”
遠安縣大力實施“科技興農”、“科技興工”及“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戰略,以周華雄為先鋒的學科技、用科技熱潮已滲透到各個行業,逐漸成為遠安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周華雄依靠科技成為“香菇大王”的先進事跡經《三峽日報》報道后,再次引起強烈反響。
在宜昌森源公司,企業加大蜜環菌菌種新型生產工藝研究,選育的新品種、使用的獨家配方和蜜環菌生產工藝等可以申請國家發明專利。項目實施后,年產蜜環菌菌種可達200萬瓶,企業新增銷售收入1000萬元。
湖北楚園春酒業有限公司在紹興黃酒的傳統工藝上加以改進,在發酵中采用“前緩后緩”工藝,從根本上改變了酒的口感,這一項成果也獲得了國家黃酒清爽發明專利,使企業取得了自主知識產權。
在西部化工公司,企業充分發揮與高校合作的優勢,投資磷石膏制酸聯產水泥項目,打通了產品廢棄物綜合利用鏈條,探索出將工業廢料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科技之花姹紫嫣紅。今年遠安縣為企業和單位安排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達1000萬元,新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上半年完成高新技術產值25億元,縣內企業和單位申報縣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44個,登記縣級以上科技成果47項,新組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家,極大地推動了工業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