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報本報訊昨天,記者在肥西縣南崗鎮永和村采訪發現:這里不少農民沒讓水稻收割后的田地閑置起來,也沒在田地里種油菜,而是支起了一個又一個大棚養殖食用菌,讓前來觀摩的不少鄰縣農民大為感嘆。
永和村青年農民駱克早,指著自家門前三四公頃食用菌培植大棚說:以往種油菜一季下來一畝地頂多收益400元,而自己從2000年開始種植食用菌,平均一畝地能賺7000元左右; 全村像他這樣的農戶有20多家。
據肥西縣食用菌“大王”丁倫保和由他帶動的農戶們介紹:秋冬季節的農村閑田,不種植油菜發展食用菌收益很大,而且不耽誤來年種水稻;食用菌培植基是經過發酵后的農作物秸稈,無論稻草還是油菜、小麥、花生秸稈都可派上用場,這就是變廢為寶。近年來,由于發展食用菌,該鎮周邊農民一度對稻草、油菜秸稈等需求很大,甚至曾經出現收購不到稻草、秸稈的局面。
(記者 朱杲)
(來源:合肥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