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討論
競爭激烈的白色金針菇企業,彼此保留各自的核心競爭力,但產品總是要面向市場的,市場產品暴露的信息真實、客觀,大包裝不切根的金針菇比較原始的再現了栽培環節的一切,本文通過加權賦值,指標量化的方式層層分解品質指標,利用數據分析進行量化比較,40個工廠化瓶栽白色金針菇品質站位,也許可以通過批發價格更能對應體現。雪榕牌白色金針菇占據我國大半個市場,品質佳,價格高,常年穩定。園仔山、如意情和九道菇品質逐步提升,但還存在不穩定性。而其他大部分企業則由于核心技術問題無法達到控制品質的標準。而個別企業則因為品質差、價格低、不穩定逐漸淡出市場。
盡管目前工廠化瓶栽白色金針菇仍然以1100mL栽培瓶為主,1100mL的瓶子以雪白和上海雪榕產量最高,生物學效率均超過了140%,但1200mL瓶子成都雪榕采收產量最高,生物學轉化率超過了150%,達到了目前國際最高水平;1200mL瓶子有望成為瓶栽金針菇的首選瓶型。使用1400mL瓶子的生物學轉化率則不盡人意,所以綜合考慮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的同時,關鍵還是要在核心技術環節上多下功夫。
市場產品競品結果上看,雪榕的白色金針菇不僅品質優,產量高,常年穩定,各分廠之間差異小。而其他企業不同分廠間產品質量、產量差異大,季節波動大,時好時壞。這反映個別企業的技術人員依賴性和管理人員依賴性,換句話說,缺少詳盡、完善、科學的技術標準和管理規程以及執行力,對人依賴的企業市場產品不會穩定,缺少科技研發的企業產品不具競爭力。雪榕之所以成功是與其引進日本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理念,大力培養自身科技團隊,制定詳盡的細節標準和管理制度,并貫徹執行,所以即使拷貝再多分廠也不會出現較大波動,不會因人員調離而變化。
高產優質的市場產品與優良菌株、高產配方、制種工藝、廠房設計、設備選型、栽培工藝、管理細節、采收包裝、市場、運輸息息相關,食用菌栽培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個環節的細微變化往往導致的是不可逆轉的全盤皆輸。市場看到的產品僅僅是一個結果,一個表象,但隱藏的內涵會更多,作者將進一步通過市場金針菇價格、遺傳性狀揭示更多隱含的秘密。
項目來源: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北方野生菌收集保育與馴化” (CARS-24);吉林省重大項目“作物秸稈與畜禽糞便高效轉化生產食用菌的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 (10ZDGG003)。
作者簡介:李曉(1976-),男,副教授,從事食用菌教學、科研和產業化開發等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李玉,Email:yuli996@126.com
收稿日期:2014-01-22
[參考文獻]
[1] 鄭永德,趙書光,張光忠,等2012年食用菌工廠化企業產銷形勢與未來對策[J].食藥用菌,2013,2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