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微生物學教學大綱(供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學教育各專業用)
一、本課程目的和要求
應用微生物學是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學教育各專業的專業選修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初步掌握運用微生物資源生產發酵產品以及防治有害微生物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微生物資源及其開發利用、菌種選育的原理與方法、發酵方式與設備、發酵工藝及其控制、發酵產品的提取與精制等;了解常見發酵產品的生產工藝、食用菌栽培和微生物在冶金、能源、環境等領域的應用等,為全面學習生命科學和技術奠定基礎。
應用微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在教學中密切聯系生產實際,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創新精神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程應安排在《微生物學》之后學習,總學時按40學時安排。
二、課堂教學內容(40學時)
緒論(2學時)
一、應用微生物學的研究內容及分科
二、本課程講授的內容
三、應用微生物學的發展
四、21世紀應用微生物學展望
第一章 微生物資源及其開發利用(3學時)
第一節 微生物資源:微生物是一類資源,微生物資源的特點,微生物資源生態學
第二節 微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的戰略與策略:微生物資源開發的戰略,對同類型微生物藥
物開發的思路,微生物資源開發的基本程序
第三節 資源微生物的分離和保存:分離菌種的基本步驟及注意事項,資源微生物的保存
第四節 發酵與篩選模型的設計:初篩發酵條件的設計,模型設計原理
第二章 微生物優良菌種的選育(3學時)
第一節 誘變育種:誘變育種的流程,常見誘變劑及其使用,幾種突變株的篩選與應用
第二節 原生質體融合育種:原生質體融合育種的特點,原生質體融合育種的操作步驟,原生質體融合育種實例
第三節 基因工程育種
第三章 發酵方式與設備(4學時)
第一節 工業發酵的方式:微生物培養技術的發展,工業發酵方式的分類,幾種發酵方式
第二節 固體發酵設備:自然通風小型發酵設備,機械通風曲槽,犁刀式發酵槽,塔式反應器,固體反應罐,轉鼓式反應器,固體發酵輔助設備
第三節 液體發酵設備:發酵過程物料計算和發酵罐容積的確定,機械攪拌通風發酵罐,氣流攪拌發酵罐,通風發酵輔助設備
第四章 發酵工藝及其控制(2學時)
第一節 發酵條件的控制:營養物質的調節與代謝的控制,溫度的控制,通氣與攪拌對發酵的影響,pH對發酵的影響,泡沫的控制
第二節 發酵過程的檢查:生長情況的測定,營養物質消耗情況的檢查,pH的測定,各種產物的測定,中間代謝產物的測定,放罐的標準
第三節 發酵過程的在線檢測與自動控制:困難,辦法,應用
第四節 污染的防止:防止雜菌的原則,雜菌的檢查方法,生產中雜菌檢查的工序及時間,污染原因的分析,污染的防止,污染后的挽救措施
第五節 噬菌體感染和處理辦法:現象,原因,預防
第五章 發酵產品的提取與精制(4學時)
第一節 發酵液的預處理:預處理的目的與要求,預處理的方法
第二節 提取方法及其選擇依據:吸附法,溶媒萃取法,離子交換法,沉淀法,蒸餾法,選擇提取方法的依據
第三節 精制方法:方法選擇,常用的幾種方法
第四節 提取的設備:過濾設備,離心機,離子交換設備,干燥設備,蒸發設備,蒸餾設備
第六章 食品和飲料(3學時)
第一節 生產菌種及其產品:菌種來源,主要產品與微生物種類
第二節 常見幾種產品的生產過程:面包,啤酒,蒸餾酒,果酒,食醋,醬油
第七章 醇類、有機酸、氨基酸、核苷酸(4學時)
第一節 醇類:用微生物發酵生產的醇類,酒精生產工藝流程
第二節 有機酸:用微生物發酵生產的有機酸,檸檬酸生產工藝流程
第三節 氨基酸:用發酵法生產的氨基酸,谷氨酸發酵的工藝流程
第四節 核苷酸:用微生物生產的核苷酸酸,肌苷的生產
第八章 酶制劑(2學時)
第一節 酶制劑生產概況
第二節 酶制劑生產工藝
第三節 目前最具開發前景的酶制劑
第九章 維生素、抗生素和其他微生物藥物(3學時)
第一節 維生素:用微生物發酵生產的維生素,核黃素生產工藝流程
第二節 抗生素:概況,青霉素生產工藝流程
第三節 其他微生物藥物
第四節 生物制品
第十章 食用菌栽培(5學時)
第一節 食用菌的生物學特性:形態結構,生理特性,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
第二節 菌種生產:母種制備,原種和栽培種的生產
第三節 栽培場地和設施
第四節 常見食用菌的栽培:香菇,平菇,雙孢蘑菇
第十一章 微生物農藥、肥料和飼料(3學時)
第一節 微生物農藥:微生物農藥物的種類,細菌殺蟲劑,真菌殺蟲劑,病毒殺蟲劑,農用抗生素
第二節 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我國微生物肥料的種類,微生物肥料的生產
第三節 微生物飼料:青貯飼料,發酵飼料,單細胞蛋白,飼料添加劑
第十二章 微生物在冶金、能源、環境等領域的應用(2學時)
第一節 微生物冶金:原理,方法
第二節 微生物在石油工業中的應用:石油探測,用微生物提高采油率,石油脫蠟
第三節 微生物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微生物傳感器,微生物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