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論壇首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菇農的經營規模太小,菇農如果不能合作起來,就無法應對市場的風險。為什么會發生食用菌產品價格的周期性波動:因為生產食用菌產品幾乎沒有進入門檻,當食用菌產品市場價格較高時,所有菇戶都進入生產,市場供過于求,食用菌產品價格大跌,一旦食用菌產品價格大跌,大量菇戶虧本(而非破產)而退出,市場出現供不應求,食用菌產品價格上漲,菇戶因此再次進入,再次供過于求,再次虧本。如此循環。
菇農合作的意義恐怕還不止是應對市場,比如,面對行業中坑農害農現象,個體菇戶無力自保,單個菇農根本不可能抗衡外來的欺壓。
菇農合作的意義還在于他們要解決他們食用菌生產中菌種、菌用物品的供給問題,或者說形成一致行動的能力問題。菇農通過合作來解決生產中的用品,較通過私力解決要有效率得多。
因此,我們應該讓菇農合作起來。只有菇農合作起來,菇農才能有效應對市場經濟,有效應對外來欺壓,有效解決內部問題。甚至,只有菇農合作起來,菇農才有能力對接外來的物質資源,若菇農是一盤散沙,外來資源就無法真正地用于改善菇農生產和生活的基礎條件,外來資源在使用過程中就會出現嚴重的耗散。
菇農合作應是菇農主動的合作,而不能是被合作!【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