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欄 » 劉偉專欄 » 正文

    我國羊肚菌產業發展的現狀及趨勢(二)——促進我國羊肚菌產業起飛的關鍵技術


    【發布日期】:2018-02-03  【來源】:易菇網  【作者】:劉偉
    【核心提示】:菌種的馴化選育、補料技術和人為刺激誘發出菇是羊肚菌人工栽培區別于仿生栽培的重要標志。
      (緊接前文)
      長時間的仿生栽培和生態研究,使得羊肚菌的發生規律和生理需求逐漸為人們所掌握。一些羊肚菌愛好者和科技工作者開始意識到菌種在羊肚菌馴化栽培中的重要性。這是從仿生栽培向人工栽培的重要轉變。
      菌種的馴化選育、補料技術和人為刺激誘發出菇是羊肚菌人工栽培區別于仿生栽培的重要標志。
      實際上,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Ower就模擬自然環境在實驗室內成功實現了羊肚菌出菇[33~36],隨后由其合作者Mills進行了相對成功的工廠化栽培應用[4]。
      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資料都顯示,我國的羊肚菌人工栽培技術都明顯晚于Ower的技術專利。
      蔡知桂等在2010年公布了一種羊肚菌栽培技術專利[37],技術流程依次為栽培種的制作、培養料的制備、播種、發菌管理及出菇管理等。值得注意的是,該專利要求在菌絲成熟之前至少進行一次營養液補充,這可以認為是羊肚菌仿生栽培向純人工栽培的過渡。趙琪等公布了一種梯棱羊肚菌栽培方案和菌種制作方案的專利技術,首次提及所用的菌種是經過分子鑒定的梯棱羊肚菌(M.importuna)[38,39]。
      2.1  菌種的選擇
      羊肚菌子囊果具有明顯的形態可塑性,因此其物種的鑒定一直是一個難題。早期對羊肚菌菌種的選擇和確定大多根據形態特征,保留下來的模式標本和數據資料有限,因此,很難推定早期資料中的所用品種和現代分類系統的對應關系。近年來,應用分子系統發育學鑒定羊肚菌物種得到廣泛的認可[40~43]。王波和鮮靈對四川大邑縣、崇州市、郫縣和涪城區的人工栽培品種進行形態特征的詳細描述和分子鑒定,結果發現,所有羊肚菌品種的ITS-DNA序列與數據庫中梯棱羊肚菌相似度達100%,而與羊肚菌屬的其他物種相差甚遠[44]。趙琪等在公開的羊肚菌栽培專利中指出,所用的品種為梯棱羊肚菌[38,39]。
      自2012年起,我們在全國各地進行羊肚菌的馴化栽培和標本采集整理工作,隨后對來源清晰的4個商業推廣菌株羊肚菌1號、3號、6號和7號進行了詳細的形態特征記錄和DNA序列分子鑒定分析。結果表明,羊肚菌1號和3號是梯棱羊肚菌,6號為六妹羊肚菌(M. sextelata),7號為七妹羊肚菌(M.septimelata),均屬于黑色羊肚菌支系[43]。其他品種是否可用于馴化栽培有待進行深入研究,建議生產者在開展羊肚菌人工栽培時,應定向采集當前已經應用的品種,經初篩、小試和中試后,再進行大面積的示范性栽培和推廣。
      2.2  補料技術
      在有目的有意識馴化菌種的基礎上,“外源營養袋”的出現和廣泛使用促進了羊肚菌產業的健康發展,外源營養袋技術是羊肚菌生產環節中的最重要技術處理,是羊肚菌豐產的最重要“能量”支撐。
      Ower曾詳細論述外源營養袋的技術原理和制作工藝,但在隨后的推廣應用中,并未被重視和使用(注:Ower于1986年逝世,后期的推廣由合作者Mills進行)。Ower對其原理和適用方法的解釋是羊肚菌需要在營養相對貧乏的環境中才能進行有性生殖,而其菌絲自身儲備的能量不足以支撐其有性生殖過程,因此需要從外界吸收新的營養物質,同時需要在生產后期對新的營養物質予以移除,以使菌絲重新回到營養貧乏狀態轉而進行有性生殖。Ower利用培養菌核的培養料作為“外源性營養物”進行補料操作[34~36]。
      我國譚方河先生最早使用外源營養袋技術[4]。約2000年前后,出于“不同菌絲的配合”(不同“極性”的菌絲雜合)可能有助于出菇的認識,在菌絲萌發后,他采取在菌床上扣上接種有另一類型羊肚菌菌種的菌袋,以實現兩種菌絲的融合,誘發出菇,此方法比不“雜交”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該技術在早期曾被稱為“菌絲融合技術”。隨后,譚方河先生又發現,只扣料袋(不接種)同樣可以促進增產,因此就推翻了“菌絲融合的說法”,進而發展成為現今的外源營養袋技術。
      2.3  保育催菇
      催菇是羊肚菌栽培的重要環節,技術性較強,其目的是創造不利于羊肚菌繼續營養生長的條件,使其轉向生殖生長,其中包括營養、水分、濕度、溫度、光線等刺激。
      ①營養刺激是指通過移除營養實現營養刺激,該技術也是Ower專利中強調的環節,可行的操作是,外源營養袋施放后20~25天移除外源營養袋[34~36]。
      ②水分刺激是自然界大型真菌出菇的重要條件。水分可沖刷真菌分泌的各種酶類物質,改變菌絲滲透壓,也是菌絲轉向生殖生長所需要濕潤環境的重要保證。具體做法是:撤袋之后,大水澆灌,至地面完全濕透[1]。
      ③濕度控制包括土壤含水量和空氣相對濕度,水分刺激使土壤含水量達到飽和,隨后控制土壤水分在20%~30%,原基發生前空氣濕度在85%~95% [1]。
      ④目前沒有數據直接支持溫差刺激實現羊肚菌的生殖生長,但大量數據表明,10 ℃左右的晝夜溫差,有助于羊肚菌出菇。主要通過白天閉棚增溫,晚間掀開棚通風降溫以加大溫差[1]。
      ⑤栽培經驗表明,光線也是影響出菇的一個重要指標,過強會抑制出菇,可行的操作是使用4~6針的遮陽網進行遮陰處理。

      本文發表自《食藥用菌》2017年第2期77~83

    劉偉授權易菇網獨家刊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關鍵詞: 羊肚菌 菌種 催菇
     
    [ 專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專欄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源县| 太仓市| 德江县| 安顺市| 华池县| 建德市| 聂拉木县| 扬中市| 大同县| 万全县| 澄城县| 股票| 梅州市| 营山县| 通河县| 新绛县| 荔波县| 怀仁县| 马山县| 平顺县| 灵川县| 班戈县| 辽宁省| 昆明市| 新和县| 扎赉特旗| 阳西县| 山阳县| 壶关县| 石楼县| 宝清县| 广水市| 永春县| 定陶县| 赤壁市| 凉城县| 石泉县| 民权县| 长泰县| 石河子市| 金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