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受種菜的快樂

這不是大棚,是呂曉華家的陽臺

捧著用食用菌廢料種出的有機菜,像抱著自己的孩子

陽臺上的西紅柿

收點蒜苗送客人
在河北省平泉縣食用菌研究會職工呂曉華家的陽臺上,一棵棵盆栽西紅柿,成了一道亮麗的家庭風景,走近陽臺,鮮綠的蒜苗、紅通通的西紅柿、嫩綠的西芹,散發著特有的農家菜園的香味,每天下班回家,看到這些新鮮的蔬菜,心情一下子變得特別舒暢,一天的工作疲勞一掃而光,而每天在做飯前,到屬于自己的“菜地”摘些柿子、割一把蒜苗,既有菜味,又安全可靠,實在是一種非常美妙的生活享受。
對于生活在樓房中的居民,能夠在自家的陽臺上種植蔬菜、收獲蔬菜實在是一種實用的自娛自樂式的體驗,而幫助呂曉華完成這一體驗的栽培基質,不是有機土,也不是專用肥料,而是用食用菌生產后的廢棄料經過生物發酵處理后的無土基質。
平泉縣是我國有名的食用菌主產基地,僅2011年全縣食用菌產量就達到2.6億盤袋,每年產生的食用菌廢棄料有6.5萬噸,目前該縣除利用這些廢料進行有機肥料、生物飼料、再生原料、生物質燃料、活性炭原料的開發循環利用外,從2010年以來,以平泉食用菌研究會為牽頭單位,開展了利用食用菌廢棄料開發家庭用便捷蔬菜栽培基質的試驗研究工作,項目負責人呂曉華經過二年的實踐與摸索,取得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并率先在自家的陽臺上開始了試種體驗。
項目負責人呂曉華對記者說:“這項試驗的開展,得到了縣食用菌辦公室的大力支持,在啟動資金、研究方向上給予了扶持和指導,下一步,該產品將瞄準廣大城市居民,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可供城市居民在樓房陽臺、空地進行DIY式種植體驗的成型產品,目前已經注冊了產品的商標”。
按照呂曉華的構想,在不遠的將來,您只要購買一盆“曉華無土神農”家庭果蔬盒,就可以在自家的陽臺“開”出一塊菜地。體驗想吃啥種啥的田園生活。
走出呂曉華的“菜地”,熱情的主人,拉住到場的每個人,贈送每人一小捆有機蒜苗,一種成功與創新的甜意,一下子感染到每個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