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2011廣西食用菌產業發展亮點紛呈


    【發布日期】:2012-02-22  【來源】:易菇網  【作者】:廣西自治區農技推廣總站

      2011年,我區食用菌產業在自治區農業廳的正確領導下,在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在各級農業部門和全體會員的積極努力下,生產和銷售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生產效益非常明顯,農民種菇積極性繼續高漲,發展典型眾多,亮點紛呈,產業發展一年上一個新臺階。2010年度,廣西食用菌鮮品總產量82.24萬噸,總產值51.54億元,分別位居全國第10位和第9位;其中雙孢蘑菇、秀珍菇、茯苓產量分別位居全國第2、3、4位;栽培面積超百萬平方米的縣(區)25個,產值超億元的縣(區)15個。預計2011年度,全區食用菌鮮品總產量超90萬噸,總產值超過55億元。

      亮點一:院士首席親臨指導  高度肯定!

      2011年1月,廣西食用菌業界迎來了一大喜事:中國工程院李玉院士,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張金霞研究員,國家體系崗位科學家、福建農林大學謝寶貴教授被自治區農業廳“百名頂尖人才支撐工程”特聘為廣西食用菌產業指導專家。年內這3位專家均專程到廣西進行了實地考察指導,并高度肯定廣西食用菌產業發展成效和潛力。

      亮點二:產業創新體系成立  國內前五

      2011年5月,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廣西食用菌創新團隊正式成立,成為目前國內5個建有體系的省份之一,得到了國家體系張金霞首席的贊許。廣西首席專家由廣西大學農學院劉斌教授擔任,崗位專家分別為廣西農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韋仕巖高級工程師和廣西科學院生物研究所何達崇副研究員,體系在賀州、玉林、桂林、柳州、北海、貴港設有6個試驗站。目前,體系工作已啟動,工作任務明確,各項工作正在積極進行中。該體系的成立將對廣西食用菌科技水平的提升起到積極地支撐作用。  

      亮點三:“科技興菌”扎實開展  助推生產 

      2011年,自治區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與廣西食用菌協會聯合,繼續在全區開展“科技興菌”巡回大培訓活動,先后在忻城和象州縣舉辦了“2011年秋冬季食用菌生產技術培訓班”,當地鄉鎮新分管農業領導、農技站長、技術人員、生產企業負責人和農戶等130多人參加了培訓,培訓特別針對當地桑枝原料資源豐富的特點,重點就利用桑枝栽培木耳、秀珍菇等品種展開技術講座,培訓以課堂講解和現場參觀相結合的形式,讓大家聽得懂、看得見、學得會。通過培訓,大家了解了廣西食用菌產業發展歷程、現狀、優勢和對策,明白了政府鼓勵發展秋冬季食用菌的道理和可行性,認可了食用菌生產是農民增收“短、平、快”的好路子,增強了信心。年內各主產區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培訓,全區共開展“科技興菌”培訓活動1906期,培訓技術干部、農民15.92萬人,印制宣傳資料41萬份,掀起了一場學技術,用技術,爭做致富領頭人的食用菌生產熱潮。 

      亮點四:產業交流更加活躍  合作共贏

    今年以來,全國農技中心首屆全國食用菌生產技術培訓班、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第一屆產業技術交流會暨金針菇反季節栽培技術觀摩會、全國第十屆食用菌新產品新技術展銷會,自治區農業廳與福建農林大學的廳校農業合作等交流頻繁,廣西食用菌相關人士積極參與,產業交流更加活躍,特別是11月份福建漳州“第五屆中國蘑菇節”,由于我區參會人員最多的代表團而非常引人注目,得到參會的李玉院士、張金霞首席等業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贊揚。此外,桂林市、河池市、三江縣等市縣也自行組團到一些食用菌先進省份進行參觀學習招商引資活動。

      亮點五:實施“十二五”發展規劃  目標明確

      據悉,廣西食用菌產業已列入自治區“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種植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確定了將食用菌優勢產區的發展作為全區五大蔬菜優勢產區之一加以打造;《廣西食用菌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十二五”期間廣西食用菌綜合生產能力要逐步提高,到2015年,全區總產量達到170萬噸,年均增長15%,總產值百億元,進入全國食用菌主產大省前列。

      亮點六:發展典型層出不窮  亮點更亮
     

      ■  桑蠶主產區宜州市2011年桑枝食用菌生產突破5000萬棒,利用桑枝生粉6.25萬噸,占全市桑枝總量25萬噸的25%。其中反季節栽培共生產3008.25萬棒,產鮮菇9029.4噸,產值8307.06萬元。截止11月30日順季栽培已生產桑枝食用菌882.6萬棒,出菇銷售979.66噸,產值461.77萬元。

      ■  三江縣在試種竹蓀成功的基礎上,2011年在丹洲鎮合桐村推廣大豆套種竹蓀模式種植172畝,帶動100多戶種植戶,鮮菇收入100多萬元。計劃2012年種植面積將達到1000畝以上。

      ■  環江縣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進行桑枝云耳產業化開發,為擴大生產規模,今年投資80多萬元興建占地3200多平方米的菌棒生產基地正式投產,年生產能力100多萬袋。秋耳采收期從當年11月至次年4-5月,畝收干耳800-1000公斤。首批云耳現已面市。

      ■  柳城縣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福建客商在太平鎮投資1000多萬元新建100畝的大型食用菌種植基地,日生產菌包能力達3萬袋,預計全年可產菌包1000萬袋以上。該基地主要生產毛木耳,同時開發杏孢菇、金針菇、秀珍菇、茶樹菇等。基地正式投產后,將把50%的菌包銷售給農戶,以輻射帶動周邊鄉鎮食用菌產業的發展。

      ■  興安宏旺菌業公司2011年發展黑木耳3000萬袋,靈芝900萬棒,同比增加30%和22%,全年產值達到了4000萬元,“宏旺”牌食用菌獲得了中國、歐盟有機食品雙認證,企業法人榮獲“桂林市首屆十佳創業明星”稱號。

      2012年我國食用菌行業發展分析預測

      2012年,我國食用菌行業機遇與挑戰將并存,總體趨勢是對應產前的科技化,對應產中的產品生產領域產業化與集約化,對應產后的產品流通渠道的集約化與扁平化和產品加工領域精深化與品牌化。定位清晰的食用菌珍稀品種成為市場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價格競爭手段將逐漸被品牌運作和渠道管理競爭手段代替。行業對人才的爭奪會不斷升級。缺乏真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資源、品牌資源或渠道資源的企業將舉步艱難,而那些擁有產品研發和銷售實力,有高品質產品和品牌影響力的企業將會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和放大市場規模。具備創新型的食用菌企業市場份額仍會不斷擴張,成長空間廣闊。一些大財團仍會繼續涉足食用菌行業。(廣西食用菌簡訊第12期)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原县| 永福县| 百色市| 丹阳市| 永胜县| 济阳县| 辽宁省| 伊春市| 卢湾区| 阿尔山市| 施秉县| 鹰潭市| 南召县| 万源市| 凉山| 蛟河市| 金华市| 菏泽市| 厦门市| 古蔺县| 宜宾市| 瑞丽市| 禄丰县| 龙川县| 汉川市| 上饶市| 宁波市| 明溪县| 图木舒克市| 呼和浩特市| 吴桥县| 安吉县| 宽城| 江北区| 互助| 东安县| 兰州市| 襄樊市| 大理市| 霍山县|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