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順昌縣大利竹蓀高新研究所起草的《竹蓀栽培技術規范》,15日通過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主持的標準審定組評審。標志著福建省竹蓀栽培技術有了地方標準。
在聽取了標準編制說明后,專家們對送審稿進行了認真審定,一致認為《竹蓀栽培技術規范》符合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可靠、切實可行的制標原則,可作為福建省竹蓀栽培和依法監督的技術依據,建議作為推薦性地方標準。
2008年,順昌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中國竹蓀之鄉”,竹蓀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5.6%%,輻射帶動周邊市縣及浙江、四川等省種植3萬畝以上。(高允旺)
在聽取了標準編制說明后,專家們對送審稿進行了認真審定,一致認為《竹蓀栽培技術規范》符合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可靠、切實可行的制標原則,可作為福建省竹蓀栽培和依法監督的技術依據,建議作為推薦性地方標準。
2008年,順昌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中國竹蓀之鄉”,竹蓀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5.6%%,輻射帶動周邊市縣及浙江、四川等省種植3萬畝以上。(高允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