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被幾千部藥典譽為百病皆治,而且是首選用藥;如《中藥大辭典》:“治諸虛百損至為上品”;是九大類疾病的康復用藥。包括:呼吸系統病癥、心腦血管疾病、肝病、腎虛、腫瘤放化療、術后產后、婦科病、失眠、體弱免疫差,它效果顯著,被稱為“中藥之王”。蟲草在真菌界的分類地位經歷了多次修訂,目前采用的是基于分子系統學的最新分類框架:目級分類:隸屬于肉座菌目(Hypocreales),該目包含三大蟲草類群:
麥角菌科(Clavicipitaceae):
包括蛹蟲草(Cordyceps militaris)、綠僵菌(Metarhizium)等。
線蟲草科(Ophiocordycipitaceae):
典型代表為冬蟲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2007 年從蟲草屬獨立出來。
蟲草科(Cordycipitaceae):
如蟬花蟲草(Isaria cicadae)。
已描述的蟲草約 1339 種,中國分布 500 余種,云南因氣候多樣性成為 “蟲草王國”,擁有 350 余種。
主要蟲草種類及鑒別特征
(一)冬蟲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
宿主特異性:僅感染青藏高原蝙蝠蛾幼蟲(如Hepialus armoricanus),形成 “冬蟲夏草” 復合體。
形態特征:蟲體:長 3-5cm,深黃色至黃棕色,環紋 20-30 個,胸足 4 對明顯。子座:單生,灰棕色至棕褐色,頭部膨大呈棒狀,長 4-8cm。
分布:中國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肅五省,海拔 3000-5000 米的高寒草甸,全球僅中、尼、印、不丹四國分布。成分:含腺苷(0.14-0.40mg/g)、蟲草多糖(3.5%)、蟲草酸(5-9%),但砷含量超標(4.4-9.9mg/kg),長期食用需謹慎。
(二)蛹蟲草(Cordyceps militaris)
宿主廣泛性:可寄生鱗翅目、鞘翅目等昆蟲的蛹或幼蟲,人工培養無需蟲體。
形態特征:子座:單生或叢生,橙紅色至橙黃色,圓柱形,長 2-7cm。
無蟲體:人工培育的 “蟲草花” 僅有子實體。分布:全球溫帶至亞熱帶地區,中國東北、華北為主產區,可規?;斯ぴ耘唷?/p>
成分優勢:蟲草素含量(1.0-2.5%)是冬蟲夏草的 5-10 倍,且砷含量低于 1.0mg/kg,適合日常食用。
(三)蟬花蟲草(Isaria cicadae)
宿主與形成:寄生竹蟬、蟪蛄等若蟲,子座從蟲體頭部發出,呈淡黃色至蛋黃色。
形態特征:蟲體:長 2-5cm,表面棕黃色,頭部具分枝狀孢梗束。子座:多分枝,頂端產孢,形似花朵。
分布:中國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竹林,海拔 80-500 米的濕潤林地。藥用價值:含蟬花多糖、甘露醇,可用于治療腎病、改善睡眠,但需與有毒近緣種(如屋久島線蟲草)區分。
(四)廣東蟲草(Cordyceps guangdongensis)
形態特征:子座長得像冬蟲夏草,但稍帶青灰色。子座從寄主大團囊菌的子實體長出,單生或多個,不分枝,柱形至棒形,長 3-7 cm,肉質,橄欖色、暗橄欖色、至黃灰色或褐灰色;子囊殼深埋于子座,橢圓形至卵形,子囊中含 8 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線形,次生子囊孢子兩端平截。
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國廣東、廣西、福建等南方地區。成分特點:富含多糖、氨基酸、核苷類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免疫調節等功效,且砷等有害物質含量較低,安全性相對較高。
(五)其他重要種類
涼山蟲草(Cordyceps liangshanensis):蟲體黑棕色,子座細長,主產四川涼山,價格較低。
新疆蟲草(Cordyceps gracilis):無明顯子座,蟲體紫黑色,分布于新疆高寒地區。
古尼蟲草(Cordyceps gunnii):含甘露醇、蟲草酸,人工栽培技術成熟,可替代冬蟲夏草。
全國蟲草大會作為我國蟲草領域的重要行業盛會,自2015年在江蘇金湖舉辦首屆以來,先后在浙江杭州(2018年)、遼寧沈陽(2019年)、青海西寧(2023年)等地成功舉辦,始終圍繞尊重科學、利好產業的辦會宗旨,在推進蟲草學術研究和產業發展,提升蟲草資源在健康產業體系中的開發和應用價值起到了很大作用,已成為蟲草產業從業者和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動,為推動我國蟲草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據悉,由貴州大學、中國菌物學會主辦的“2025 第五屆全國蟲草大會”,將于5月16日至18日在貴州貴陽貴州群升豪生大酒店舉行,歡迎各位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