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浦江邊,上海韓湘水博園東側,坐落著一大片涵養林。這里地處二級水源保護區內,水源充足,濕度適宜,土壤pH值適中,環境無污染,不僅為馬橋鎮構成了生態保護屏障,也是種植食用菌的理想之地。
不久的將來,這片涵養林將化身“遍地都是寶”的“蘑幻森林”,成為彭渡村助力鄉村振興、盤活農村資源、發展林下經濟、促進村民增收的生動實踐。
近日,彭渡村民委員會和上海政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后簡稱“政標農業”)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標志著林下食用菌種植產業項目正式落戶馬橋鎮。
值得一提的是,食用菌種植過程中無須使用化肥農藥,實現了純天然、無污染。專業團隊利用食用菌喜陰怕光的生長特性,以及林蔭下空氣濕度大、光照強度低、晝夜溫差小的環境特征,使林下成了食用菌最佳的生長場所。食用菌采摘后的菌渣還可以作為樹木生長的有機肥料,對保護和恢復林地生物多樣性、促進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專業技術力量支撐
預計明年3月采摘銷售
黃浦江水源保護地豐富的涵養林資源,造就了林下菌菇極佳的自然品質。利用林蔭環境,栽培食用菌類產品,打造“林下經濟”,成為彭渡村盤活農村資源、引進優質項目、激活鄉村經濟的發力點。
在馬橋鎮城市建設管理事務中心、馬橋鎮經濟發展服務中心的指導下,彭渡村攜手在林下食用菌種植方面擁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前沿技術力量的政標農業,開展林下食用菌種植產業項目。政標農業曾在閔行區浦江鎮匯南村東惠路公益林內成功引進大球蓋菇種植項目,有效提高了林地利用率,增加了林地資源的經濟效益。
根據計劃,此次種植工作將于11月初啟動,首批食用菌種植以大球蓋菇(赤松茸)為主,搭配部分羊肚菌等其他品種,預計2025年3月中下旬可采摘銷售,采摘期將持續至2025年6月中旬。
“村集體資源+土地”入股
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為推動林下資源的有效轉化,此次林下種植食用菌項目,彭渡村以提供“村集體資源+土地”的方式入股,政標農業則負責種植基地的日常管理和投入,雙方將攜手打造“遍地都是寶”的綠色林地,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項目落地后,將產生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可有效縮短林地經濟周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每畝預計將產生2萬—3萬元的收入,村集體將按照約定與企業分享項目收益,有效促進村集體增收。
可為周邊村民提供工作崗位,由企業提供技術、物資、市場等要素支撐,鼓勵村民共同種植,促進就業,增加收入。此外,還有利于維護林地生物多樣性,增加土壤肥力;種植過程中離田利用水稻秸稈,可有效保護耕地、減少稻田病蟲害。政標農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后續,在林下種植的基礎上,雙方還將因地制宜開發運營農事體驗、中小學實踐教育、休閑觀光等文旅項目,共同將林下經濟做大做強。
小菌菇打開大市場
涵養林孕育新希望
待來年春暖花開時
一同走進密林深處
感受“尋寶”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