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宿州市靈璧縣牢固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因勢利導,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打造植物、動物和菌物“三物循環”綠色產業體系。以農業生產“三品一標”行動為抓手,推進食用菌產業提檔升級、提質增效,全縣食用菌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獲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南菌北移:“食用菌”在這里安穩了家
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靈璧縣創新性地實施了“南菌北移”戰略,與安徽南陵縣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引進其先進的食用菌管理技術、經營模式及市場信息,優化本地農業產業結構。楊疃鎮作為試點,依托原有蘑菇種植基礎,通過技術嫁接與產業升級,迅速崛起為食用菌產業現代化集聚中心,有效提升了產業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
三產融合:“食用菌”育出大產業
靈璧縣不僅注重食用菌種植的一產發展,還積極推動二產加工與三產文旅的深度融合。建設了食用菌烘干、腌漬等加工車間,開發了雙孢菇、草菇等預制菜品種,延長了產業鏈條。同時,通過舉辦“蘑菇節”“削蘑菇”大賽等一系列文化活動,激發食用菌文旅產業的活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據統計,相關活動已吸引數千人次參與,有效提升了靈璧食用菌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
數字賦能:食用菌跑出加速度
在靈璧縣鄉村示范區恒溫恒濕的智能溫控菌菇車間內,工人們穿著干凈整潔的制服,乘坐自動升降機工作。一籃籃剛采下的雙孢菇,被打上可追溯二維碼,分等級入庫存儲。
通過精確控制菇房內的溫度、濕度、風速和二氧化碳含量,有效解決了傳統種植模式下受季節因素制約的問題,實現了全年不間斷生產。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不僅大幅提升了產量和品質,還極大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環境,吸引了更多村民參與食用菌產業的生產中來。
隨著食用菌產業的蓬勃發展,靈璧縣鄉村振興的步伐不斷加快。據統計,2024年上半年全縣食用菌種植規模已突破60萬平方米,產量達到1萬噸,全產業鏈產值高達3.5億元。食用菌產業已成為該縣特色優勢主導產業之一,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鄧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