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烈日當空,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尼西鄉(xiāng)湯滿村的食用菌種植基地里,忙忙碌碌,幾十個當?shù)厝罕娬诓烧獎偵L出來的、新鮮的赤松茸,她們利索地將赤松茸撿拾到桶里,然后迅速運往冷庫。
赤松茸又名皺環(huán)球蓋菇,其朵大、色澤艷麗、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近年來,湯滿村采用“黨總支+公司+農戶”的模式,經過多方考察,最終選取赤松茸作為湯滿村的產業(yè)項目,并在湯滿村海拔3000千米左右的山區(qū)上建立了111畝的赤松茸栽培基地,年產量將近400噸,產值超過百萬。“我們的赤松茸供不應求!”湯滿村黨支部副書記七里汪堆拿起一朵飽滿的、品相極好的赤松茸,向記者展示道:“湯滿村高海拔山區(qū)里種出來的赤松茸無污染、品質好,深受客戶的喜愛,今天我們剛采摘的赤松茸已經有客戶訂好啦!”
赤松茸基地的良好效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當?shù)卮迕袂巴鶆展ぁ?023年,赤松茸基地帶動當?shù)卮迕?8戶,其中脫貧戶12戶,戶均增收1.4萬元左右,累計務工5600余人次,假期里,還有6名本村大學生來基地里務工,補貼家用的同時,增長自己的社會實踐。“赤松茸基地不僅帶來分紅,我還能在里面務工,再也不必大老遠到其他地方打工了。”湯滿村村民汪嘎一邊利索地采摘赤松茸,一邊說道,“這個種植基地不僅提高了我們的收入,也方便了我們的就業(yè)。”田里采收忙,冷鏈、運輸鏈也給力。在鄉(xiāng)黨委、鄉(xiāng)政府的幫助下,湯滿村還建立了冷庫,完善赤松茸供應鏈。當天采摘的赤松茸,也能在一天內就發(fā)往昆明等市場,在保證赤松茸品質的同時,也進一步鞏固了湯滿村赤松茸的市場。
看著一筐又一筐的赤松茸裝車、發(fā)往外地,七里汪堆眼里滿是憧憬,他說:“下一步,我們將擴大赤松茸產業(yè)種植,并擴展赤松茸產業(yè)鏈,進行深加工,培育相關的產品,提高百姓收入,更好繪就鄉(xiāng)村振興新‘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