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西峰區后官寨鎮的甘肅欣盛創優菇業有限責任公司香菇種植基地,大棚內一層層整齊排列的菌棒上,香菇長勢良好,菌蓋大而飽滿,工人們正忙著采摘成熟的香菇。“這是由我市自主培育的香菇新品種生產出的第一批香菇,標志著我市培育出了適合本土大規模推廣種植的香菇新品種,對推進我市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完善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慶陽林業學校高級講師、香菇優良菌種引選及高效培養種植項目研究員張瑋說。
近年來,我市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產業,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區位等優勢,走出了一條以種植業為基礎、養殖業為牽引、菌業為循環紐帶的“三元雙向”循環農業模式,推動了我市食用菌產業擴量提質增效和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尤其是近兩年,我市食用菌產業發展迅速,在2020年全市食用菌生產規模564萬袋、產量5074噸的基礎上,2023年食用菌生產規模達5965萬袋,產量達1.5萬噸。
然而,全市食用菌產業依然面臨著菌種研發能力不足、菌種質量不穩定、生產技術落后等問題,嚴重制約著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因此,亟待解決我市食用菌本土菌種制作、新品種開發研究、新技術引進推廣等領域的科研攻關工作,來彌補我市食用菌菌種生產、研發、技術推廣應用等方面的短板。
今年3月以來,西峰區科技局依托甘肅欣盛創優菇業有限責任公司,開展香菇優良菌種引選及高效培養種植工作,以我市目前主栽的9個香菇品種為研究對象,通過選育、栽培實驗、綜合評價等環節,最后培育出適合我市本土種植的香菇新品種。5月份,2.5萬個新品種菌棒進入大棚進行中大規模出菇實驗,目前表現良好。“現在已經是二茬菇了,產出的香菇菌蓋大、肉厚,菌柄細、短,產量高,新品種在全市推廣的前景應該是非常廣闊的。”張瑋說。
目前,依托該項目,研究人員正在同步培育木耳、平菇、猴頭菇、羊肚菌、雞腿菇等食用菌新品種。同時,我市將建立以香菇、黑木耳為主的食用菌固體、液體菌種生產及示范栽培基地,形成以菌種研發、菌棒生產、栽培生產、購銷服務、菌糠利用為一體的食用菌產業鏈,實行“科技+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實現產業良性可持續發展,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