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網訊 走進甘肅兩當縣左家鄉大莊村的木耳產業基地,一排排整齊的木樁映入眼簾,木耳在樹樁上一簇簇地生長,色澤黑亮的木耳,層層疊繞,長勢喜人。采摘木耳的群眾穿梭其中,熟練地將成熟的木耳摘下放入桶中,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收獲的喜悅,處處一派繁忙熱鬧的豐收景象。
“我家里有孩子,去不了外面,在這里采摘木耳,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家里面也可以照顧,我們很高興,村民們都對這份家門口的工作很滿意。”在木耳種植基地務工的村民說到。木耳采摘需要大量勞動力,產業基地為周邊村民提供就近就業機遇,讓大家實現了照顧家庭和務工增收“兩不誤”。
今年來,兩當縣左家鄉充分利用生態資源優勢,按照“黨建領航、產業鋪路”的新思路,堅持在整合、盤活閑置資源、資產上下功夫,在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上出實招,積極探索多元增收有力路徑。該鄉大莊村加大對閑置資產、土地等集體資產的優化整合力度,讓“沉睡資產”“活”起來,助推村集體經濟強起來,村集體投資20萬袋菌棒,由股份合作社統一管理經營,帶動農戶種植,通過“集體資產入股掙‘利金’、務工就業掙‘薪金’”和“借袋還耳”等模式,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年底分紅,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預計今年可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5萬元以上。
“接下來,我們在保證木耳品質的同時提高產量,依托左家鄉食用菌產業發展優勢,宣傳拓寬產品銷路,實現集體增收、群眾受益。”提起未來發展,左家鄉大莊村黨支部書記杜月喬信心滿滿。
下一步,兩當縣左家鄉將持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壯大村集體經濟為抓手,各黨支部采取建強戰斗堡壘、村企合作、壯大特色產業、盤活資產資源等途徑,強化村集體“造血”功能,加強村集體經濟產業化、規范化發展,不斷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開辟助農增收新渠道,持續做好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助力村集體經濟“百花齊放”。(王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