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公布了2024年第一批《農耕農品記憶索引名錄》,青島西海岸新區共有5個產品納入名錄,大村鎮香菇榜上有名。
20世紀60年代初期,隨著“南茶北引”“南菌北植”,大村鎮人們開始自發種植蘑菇。自1983年開始引進產業化食用菌。1998年,大村鎮改變架栽模式為地栽香菇模式,充分利用林地空間,采用林菌間作的方式種植,達到林業與食用菌產業的互補,被評為“山東省林下經濟產業示范園”。2004年以來,大村香菇以個大、肉厚、香味濃郁而馳名中外,深受消費者青睞。大村鎮以科促農、以科興農,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不斷推動食用菌產業向規?;?、精品化、品牌化方向發展。2015年12月,山東省食用菌協會四屆三次理事擴大會議暨珍稀食用菌大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召開,大村鎮作為協辦單位,以此為契機,依托龍頭企業和重點園區,擴大食用菌種植規模,促進食用菌產業鏈全面發展。
香菇乃菌中上品,被人們譽為“菇中皇后”,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大村香菇菇形端正,呈扁半球型,菌膜緊包,菌蓋直徑5至8厘米,菌蓋內卷,表面淺褐色,菌柄有纖毛狀鱗片,菌褶放射狀均勻排列,菌肉原白色,肉質細密、有彈性,切削平整,無泥污,無蟲蛀,無空根,無白心、斑點、死根、機械損傷,無異味、無薄皮菇,是一種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的菌類食物。因此,大村香菇一進入市場就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好評。
大村鎮牢牢抓住香菇“優質專用”農產品定位,意在做優做強特色產業,推動產業實現“量”的跨越、“質”的轉變和“效”的提升。
下一步,西海岸新區大村鎮將繼續依托鎮域優質的自然稟賦和獨特的種植工藝,深入貫徹產業融合發展理念,進一步完善綠色循環農業產業鏈,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動大村蘑菇、黑木耳、葡萄等農產品做特做精,釋放片區發展活力,持續擦亮“菇香小鎮”的靚麗名片,撐起鄉村振興“致富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