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青海小菌菇貢獻大力量


    【發布日期】:2024-07-08  【來源】:青海日報
    【核心提示】:編者按:在第十二屆全國食用菌學術研討會的分組論壇上,青海大學徐鴻雁副研究員作了題為青海省食用菌產業發展狀況和前景的報告,分析了青海省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優勢、現狀、困境和前景。該報告內容豐富,結構嚴謹,數據扎實,在聽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部分學者開始重點關注青海省的食用菌產業發展。

    編者按:在第十二屆全國食用菌學術研討會的分組論壇上,青海大學徐鴻雁副研究員作了題為青海省食用菌產業發展狀況和前景的報告,分析了青海省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優勢、現狀、困境和前景。該報告內容豐富,結構嚴謹,數據扎實,在聽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部分學者開始重點關注青海省的食用菌產業發展。

    近日,青海日報刊文《青海小菌菇貢獻大力量》,介紹了青海省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成效,特轉載此文,以饗關注青海食用菌產業動態的同仁們。文章篇幅較長,全文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綠色、有機、生態”,為青海農牧業發展主旋律的當下,青海菌菇憑借著“冷涼潔凈”之特色,乘產業發展之勢逐漸興起,逐步成為鄉村振興產業選擇上的一大優勢產業。

    相較于多年來蓬勃發展的青稞、油菜等產業,食用菌產業對于青海來說只是剛剛起步。2021年至2023年,青海省相繼發布《青海省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專項規劃》和《青海省食用菌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青海的食用菌產業開始踏上發展之路。

    小小菌菇,致富一方。如今,在青海的各個農產品市場,從香菇平菇、雙孢菇等常規品種,到羊肚菌、姬松茸、黃金菇等稀缺種類,“產自本省”是這些菌菇最大的特點。曾幾何時,誰也想象不到,高寒缺氧的青海大地竟然能孕育出品質較高、種類繁多的食用菌。

    一、從“零”到“一”,小蘑菇鋪就振興路

    當派駐到村里的科技特派員提出種植食用菌時,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唐乃亥鄉下鹿圈村黨支部書記李培德第一反應就是:這怎么可能?!

    如此高海拔之土地還能種蘑菇?有些品種連聽都沒聽說過,種了能有人買?不光是李培德,村里人對種植食用菌能否成功表示懷疑。“我們村從2013年搬遷到這兒,一直都是種蔬菜,哪聽說過這里還能種蘑菇?但村里合作社的72個棚一直沒有什么經濟效益,所以還是打算試試。”李培德告訴記者,盡管充滿疑慮,但產業發展和農戶增收是下鹿圈村迫在眉睫的問題,所以還是決定嘗試。

    從測土壤、分析氣象數據,到第一茬平菇試種,興海縣農牧和科技局、省農科院的食用菌專家和地方土專家不斷地奔忙在大棚,做研究、教技術、給支持,當試種2個棚的平菇豐收時,李培德和村民們開心地笑了!“小小蘑菇帶來了大效益,一個棚的收益能達到近4萬元,比之前每棚的經濟效益高出了兩倍。”

    從平菇開始突破,在高原冷涼氣候和食用菌種植技術的加持下,羊肚菌、雞腿菇、雙孢菇等品種也陸續試種成功。于是,村民在配合科技人員的同時,紛紛開始建廠房、學技術,食用菌種植如火如荼地鋪展開來。目前,村里合作社已有20多個大棚種植食用菌產生了經濟效益,年前試種的13個棚羊肚菌也以1130斤的畝產獲得高收益,預計今年收益可達22萬元。

    從“零”到“一”,伴隨著食用菌產業的火熱推進,下鹿圈村的產業振興探索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前進方向。

    如今,不僅僅只是下鹿圈村,縱觀全省,已有不少村子、合作社通過食用菌種植,探索出了適合自己的產業發展之路。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巴音河西村從產業扶持、技術服務多個方面入手,盤活用好農村土地資源,走出了一條發展“食用菌”種植致富路,托起了村民的致富夢;

    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泉口鎮在香菇產業發展上凝心聚力,依托小小的香菇種植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走出了一條強村富民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西寧市湟中區群加藏族鄉來路村通過種植羊肚菌實現了村民的致富增收……

    青海食用菌生產逐步從個體散戶發展為工廠化生產,生產規模逐年擴大,食用菌產業發展呈現穩步增長態勢。據統計,截至今年4月30日,全省共有涉及食用菌種植的獨資公司19家,家庭農場(或合作社)16家,村集體合作社10家。食用菌產業真正托起了當地發展的“綠色希望”和助農增收的“富民夢想”。

    二、從平常到稀缺,品種不斷豐富

    青海屬高原大陸性冷涼氣候,晝夜溫差10℃以上,種植環境潔凈無污染,病蟲害少,食用菌理化性能好、營養元素多,是全國食用菌最佳生產區。

    在位于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西溝鄉的麻地溝村,有著全省目前惟一一個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如今,14.28畝(0.95公頃)郁郁蔥蔥的樹林下,整齊排列著約7萬個菌棒,黑色的遮陽網綁在樹干上讓菌棒曬不到太陽,上面大朵大朵的蘑菇正茁壯成長。相較大棚種植的蘑菇,林下種植有著自己的優勢。“林地里清涼的溫度和充足的氧氣使蘑菇品質更高。”基地技術員陳福華介紹。

    今年,麻地溝村種植的食用菌主要以姬菇為主,有16萬個菌棒,兼種1萬個玉皇菇菌棒。從5月份進入采收季,目前已采收4萬公斤,預計今年全年可采收約20萬公斤,能帶來近120萬元的收益。

    “一開始都是種平菇,后來調查市場增加了經濟價值更高的姬菇和玉皇菇。”麻地溝村黨支部書記寧智勇告訴記者,去外省考察后,豐富的蘑菇品種不僅讓他們漲了見識,也從中選擇了更適合青海的其他品種,拓寬了食用菌銷售市場。

    目前,麻地溝村的食用菌主要銷往省城西寧,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菌菇飄香,帶富一方。走進西寧市湟中區李家山鎮食用菌種植示范園,一排排整齊劃一的食用菌大棚格外顯眼,這里是西寧最大的食用菌種植示范園。來到示范園菌袋生產車間,今年5月份新上線的全自動平菇裝袋機正在運轉作業,一袋袋菌包經過全自動化操作,滑落到傳送帶。

    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處長劉得國介紹,“當前,青海食用菌產業初步形成了以西寧、海東等地城郊為主,拓展至海南、海北、海西、果洛等地區的生產布局,生產經營模式由傳統栽培方式向工廠化、由全人工操作向機械化作業、由自然生長向可控性生產轉變,規模化生產步伐加快,面積和產量顯著提升。”

    三、產學研一體,“質”與“量”齊飛

    2023年,為保護和發掘食用菌種質資源,選育適合高原氣候的食用菌品種,我省在青海省農林科學院授牌成立“青海省食用菌研究開發中心”,為全省食用菌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和科技支撐。

    “高寒冷涼氣候孕育了青海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僅三江源瑪可河林區就有大型藥用真菌四十種,此外,海西州干旱鹽堿地區的柴達木大肥菇、雞腿菇等食用菌,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馴化價值,我們的工作就是做好本土食用菌品種的選育和研究,為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省食用菌研究開發中心副研究員徐鴻雁介紹,中心保藏有可栽培食用菌菌株60余份,野生可栽培食用菌10余份,其中羊肚菌、側耳、美味蘑菇等野生菌的人工馴化工作正在進行中。

    菌業富民。在邁向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新征程中,不斷探索、篤定前行、開拓進取,是青海食用菌產業崛起的力量之源。

    對于產業未來發展,青海省菌類行業協會會長管俊林表示:“菌種作為食用菌產業的‘芯片’,是產業發展的‘牛鼻子’,對我省食用菌產業提高產品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通過本土品種的馴化和技術創新,不斷為產品賦能、產業加力,并統一產業標準為品牌效應加碼,青海小菌菇定能跑得越來越遠,上到越來越多的餐桌,為鄉村振興貢獻大力量。”

    “全國食用菌學術研討會”每三年一屆,自 1981 年在湖北武漢首次舉辦以來,已走過 40 余年光輝歷程,是我國食用菌學科內容最為豐富、影響最為廣泛的專業性會議,承載了幾代食用菌科研工作者的成長印記,見證和影響了我國食用菌產業的蓬勃發展。

    “第十二屆全國食用菌學術研討會”于 2024 年 5 月 31 日—6月 2 日在湖北武漢召開,由中國菌物學會、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農業科學院主辦,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協會、湖北省食用菌協會、易菇網共同承辦。

    文章來源:青海日報,有刪減

    記者:王 臻 羅 珺

     
    關鍵詞: 食用菌 青海 羊肚菌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尔| 寿阳县| 增城市| 尚义县| 江西省| 揭东县| 辰溪县| 黎川县| 明溪县| 四子王旗| 时尚| 绥阳县| 崇仁县| 晋宁县| 临安市| 贵港市| 交城县| 枣阳市| 明星| 宣城市| 桂东县| 剑河县| 灵台县| 漳州市| 云霄县| 金坛市| 荆门市| 冕宁县| 万州区| 福贡县| 防城港市| 洛南县| 墨脱县| 泸西县| 南乐县| 赣榆县| 类乌齐县| 中超| 石河子市| 安龙县| 奈曼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