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全國食用菌學術研討會、2024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暨第五屆中國食用菌博覽會在”于2024年5月31日至6月2日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圓滿落幕。會議期間,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孔維威副研究員在食用菌栽培技術與設施化應用報告環節做了題為“平菇袋裝工廠化生產研究和產業化示范進展及存在問題和對策”的報告分享,報告內容主要從國內平菇生產現狀、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研究與產業化進程、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存在的問題、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的對策等方面展開敘述。
孔維威副研究員在報告中深入探討了平菇袋裝工廠化生產的研究進展、產業化示范現狀以及面臨的問題和對策。據孔維威副研究員介紹,在平菇生產過程中,不同的生產模式在不同時間段內占據主導地位。生料模式始于1972年,但在20世紀80年代達到高峰后,其目前占比幾乎為零。隨后,發酵料模式在1987年開始興起,并在2014年前后達到其高峰,目前占據市場約40%以下的份額。而熟料模式則從2003年開始逐漸成為主流,至今仍是平菇生產的主要方式,占據市場50%以上的份額。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需求的增長,工廠化栽培模式在2014年開始嶄露頭角,但目前仍處于發展階段,占比不足1%左右。
“2014年1月,全國平菇生產新技術觀摩交流會在河南輝縣冀屯鎮召開,時任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金霞研究員表示,須盡快改進平菇生產方式,提升生產技術水平。”孔維威副研究員也指出平菇工廠化在爭議中前行。
在報告中孔維威副研究員詳細介紹了平菇工廠化生產的特點,包括周年供應市場、機械化水平高、用工數降低、菌袋污染率低、病蟲害少、銷售范圍擴大、產品安全品質提升以及產品可追溯等。這些特點使得平菇工廠化生產成為未來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然而,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孔維威副研究員指出,市場沖擊和技術問題是當前平菇工廠化生產面臨的主要難題。傳統農法栽培平菇的沖擊以及價格問題使得工廠化生產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同時,品種選擇、菌種退化和生產技術優化等技術問題也亟待解決。
孔維威副研究員針對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面臨的挑戰,提出了品種選擇、生產技術優化和設施改進三大對策。品種上,強調深色菌蓋、緊湊朵型等特性;技術上,關注菌袋制作、菌種工藝、配方優化及生長環境調控;設施上,重視采摘設備選擇和設備利用率的提升。
孔維威副研究員的報告引起了與會者的熱烈討論和廣泛關注。與會者紛紛表示,平菇工廠化生產是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動其發展。同時,報告也為平菇工廠化生產的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參考。
據悉,由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中國菌物學會主辦的全國平菇產業技術研討會和滬川食用菌學科青年學術交流會將于2024年6月14-16日在四川成都舉行,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企業種植戶代表等將齊聚一堂,共同推動平菇產業健康發展,為平菇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歡迎各位朋友報名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