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春忙正當時。眼下,正是香菇爆發式出菇的最佳時節,在紅安縣華家河鎮水口村香菇種植基地,空氣中散發著菌棒發酵的氣味,木屑、麩皮等制種材料堆砌如山。一輛輛裝滿香菇菌棒的三輪車穿梭在菌棚之間,三三兩兩的工人在大棚間忙碌著,有的在下菌棒,有的在烘香菇,有的在監測室溫,干得熱火朝天。香菇種植大棚內一排排菌棒錯落有致,放眼望去,一朵朵長勢喜人、紋路清晰的香菇鉚足了勁的生長,一簇簇香菇破棒而出,猶如一把撐開的“小傘”,撐起了群眾增收致富的希望。
“阿姨,菌棒一定要輕拿輕放,不要碰掉菌絲,那樣會影響香菇的生長,棚內溫度要隨時監控,尤其要注意下午的天氣,該通風降溫的要及時降溫,這樣才適宜菌菇的生長……”華家河鎮水口村香菇種植基地負責人熊威一邊笑著講解,一邊向工人們指導著技術?!敖衲晗愎椒N植基地共有10個大棚,已出了一批香菇烘干了有六千多斤,收入可達15萬余元。這一批我們總共上了6萬棒,目前長勢良好?!毙芡f。
近年來,華家河鎮以“一村一品”作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新動能,目前已初步形成集菌棒生產、香菇種植、廢棒加工為一體的特色種植產業鏈條。
“水口村立足資源優勢,充分利用香菇種植‘短、頻、快’的產業特點,厚植發展村集體經濟增收沃土,按照‘一村一品、一鎮一特色’的原則,聚焦鄉村產業結構調整,在香菇產業發展上凝心聚力,奮楫前行,不僅帶動村民就近就地務工,同時依托小小的香菇種植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走出了一條強村富民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比A家河鎮副書記、副鎮長鄢丹柯說。
“真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掙上錢。干得好,我一天下來能掙100多元錢,不比在外打工賺得少,還可以照顧到孩子?!闭诖笈飪炔烧愎降拇迕窭罱汩_心地說。她一邊說著,一邊和同伴們小心翼翼地將成熟的香菇采摘下來,按照大小分裝在不同的筐內,大家邊干邊聊,一派繁忙熱鬧的景象。目前,香菇種植大棚已有效帶動周邊村莊10多名群眾實現就業增收。
小小香菇,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民生。香菇種植、采摘、栽種菌棒等環節都需要較多的勞動力,通過規模化種植,可吸納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還能帶動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下一步,華家河鎮將持續發展壯大香菇特色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擴大香菇產品市場,并在菌棒生產和廢棒加工方面深鉆細研,積極探索香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引導更多群眾發展香菇種植產業,不斷擴大產業發展規模,讓‘小香菇’帶動更多的群眾致富?!比A家河鎮黨委書記方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