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飄香,帶富一方。走進北京李橋鎮后橋村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空氣中夾雜著菇類特有的清香,一排排整齊劃一的食用菌大棚格外顯眼,順義區首個食用菌工廠也坐落于此,預計年產袖珍菇、小黑平菇、銀耳、蟲草花等鮮菌菇1500噸,依托食用菌工廠和設施大棚,李橋鎮鋪就出一條富民興村的特色產業路。
記者走訪食用菌工廠發現,配料車間、裝袋滅菌車間、無菌接種室、液體菌種發酵室、5G數控菇菌培養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食用菌工廠集菌種生產、菌棒制作、食用菌種植、烘干保鮮、倉儲、銷售等功能于一體,連續培育模式不僅提高了食用菌生產效率,食用菌的產量、品質也有大幅提升。
“食用菌工廠目前日產食用菌菌種1萬袋、年產鮮菌菇1500噸、年產菌渣有機肥2千噸,預計年生產總值1300萬元,帶動周邊60余戶村民就業增收。”北京鑫麗園農業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吳波說。
依靠食用菌工廠,種蘑菇就像在工廠里生產零部件一樣。自動化設備將攪拌好的培養料灌入一個個塑料袋內,隨著機器轉動,食用菌栽培袋源源不斷從生產線上“誕生”。
在無菌接種室,食用菌栽培袋經過消毒、滅菌、接種,再經過20至35天的發菌,便可送至出菇車間準備出菇。在出菇車間,食用菌棒排列整齊,一朵朵銀耳晶瑩剔透、如花綻放。
“食用菌工廠投用后,以菌菇產業為核心,實現高效規模化發展,帶動農村經濟整體增長。同時,工廠還催生了農旅融合新模式,使市民能近距離感受食用菌的生長,體驗采摘樂趣,豐富了鄉村旅游內涵。”李橋鎮農業農村辦公室負責人張杰表示。
羊肚菌被譽為“菌中之王”,不僅口感鮮美、營養豐富,還具有藥用價值。在后橋村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的設施大棚里,一顆顆個大飽滿的羊肚菌破土而出,長勢喜人,乳白色的菌桿支撐著灰褐色傘狀菇朵,吸引不少市民前來采摘。
“今年,我們基地種植的羊肚菌畝產預計超1000公斤,總產量可突破4萬公斤,畝產量較去年實現了翻番。”吳波介紹,“目前,我們已經與盒馬鮮生、京東等商超市場搭建了供銷橋梁,實現了農超對接。”
“未來,我們將以羊肚菌產業化為引領,深化與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的合作,探索更多創新模式,推動食用菌產業與旅游、文化等深度融合,打造特色鄉村經濟產業鏈,助力鄉村振興,促進農民致富。”張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