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克泰士 高效廣譜殺菌
關鍵詞:農業技術、食用菌工廠化生產、鏈孢霉、木霉、青霉、現代化農業、食用菌專用殺菌劑、食用菌雜菌污染防治、接種室出菇房消毒、農業技術、奧克泰士鏈孢霉克星、菌種發酵罐消毒、環境空氣消毒、紅粉病、紅面包霉病、食用菌霉菌防治
在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中,高溫季節的雜菌污染如同“隱形瘟疫”,而這種橙紅色粉狀鏈孢霉,則是其中最頑固的對手。
鏈孢霉一旦大規模爆發,其控制難度極大。這種霉菌的厚壁孢子在培養室、菇房以及菇場的各個角落,如地面、墻壁、屋頂、土壤以及菇架上,都能存活多年,其分生孢子具有顯著的耐高溫特性,尤其在濕熱滅菌不徹底時易導致大規模污染,且難以徹底清除。對來年的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提前阻斷鏈孢霉菌的初侵染源進行綜合防治措施至關重要。
一、鏈孢霉是什么?
鏈孢霉是高溫季節食用菌生產中常見的一種真菌性雜菌,俗稱紅粉病,紅面包霉病,可污染所有的食用菌。主要侵害方式是分生孢子傳播,且鏈孢霉孢子強、快速繁殖,污染后在料面迅速形成橙紅或粉紅的霉層導致菌種、培養袋成批報廢。
二、主要危害特征
1.競爭資源,抑制食用菌生長
鏈孢霉菌菌絲生長迅速,優先消耗培養料中的碳源、氮源及礦物質,導致食用菌菌絲因營養匱乏生長緩慢或停滯。其菌落呈橙紅色或粉紅色棉絮狀,快速覆蓋培養料表面,形成物理屏障,阻礙食用菌菌絲向料內延伸。
2. 產生毒素,影響食用安全
部分鏈孢霉菌可分泌鏈孢霉酸等毒素,抑制食用菌菌絲生長,甚至導致菌絲萎縮死亡。其代謝產物毒素可能殘留于培養料或子實體中,食用后可能引發胃腸道不適或過敏反應(盡管直接毒性較低,但需警惕)。
3. 污染環境,增加生產成本
孢子團快速生長產生壓力,撐破菌包塑料袋,孢子隨氣流擴散至整個培養室,引發交叉污染。孢子易附著在設施、工具或人員衣物上,形成持續性污染源,污染嚴重時需廢棄整個批次培養料,導致原料、人工和能源浪費,延長生產周期。
4. 難殺滅,環境適應性極強
(1)溫度偏好: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與多數食用菌(如平菇、香菇)的栽培溫度重疊。(2)濕度依賴:在相對濕度85%以上時孢子萌發率顯著提高,培養料含水量60%-70%時最易滋生。(3)耐低氧性:能在微氧環境中生長,常規通風難以完全抑制其繁殖。
三、如何判斷食用菌生產鏈孢霉污染
鏈孢霉污染通常經歷潛伏期→爆發期→擴散期三個階段,不同階段表現差異顯著:
1. 菌包表面觀察
(1)顏色變化:正常菌絲:白色或淡黃色,質地疏松,生長均勻;鏈孢霉污染:初期白色黏稠,后期轉為淡黃→粉紅→橙紅色,孢子團呈干燥粉末狀或顆粒狀。
(2)形態異常:鏈孢霉菌絲常呈“束狀”或“繩狀”生長,與食用菌菌絲的“網狀”結構明顯不同;孢子團膨脹可能導致菌包表面出現裂紋或鼓包,甚至滲出褐色液體。
2. 氣味辨別
正常菌絲:散發清香味或菌類特有的芳香氣味;鏈孢霉污染:產生酸臭味或腐臭味,類似發酵過度的氣味。
3. 生長速度對比
鏈孢霉在25-30℃、濕度>85%條件下,生長速度比食用菌菌絲快3-5倍。若發現菌包表面菌絲在短時間內(如2-3天)覆蓋整個接種口,需警惕鏈孢霉污染。
四、食用菌生產中鏈孢霉污染核心來源分析
1. 環境污染:空氣中的“隱形殺手”
(1)培養室:濕度>85%、溫度25-30℃時,鏈孢霉孢子萌發率提高10倍;
(2)接種室:超凈工作臺過濾效率不足(如未定期更換濾膜),孢子隨氣流進入菌包;
(3)冷卻室:菌包滅菌后冷卻時,若環境未徹底消毒,孢子可能附著在菌包表面。
環境孢子濃度與污染率呈正相關(空氣中孢子>10 CFU/皿·h時,污染風險顯著增加);且孢子可通過通風系統、人員走動、設備移動擴散至整個生產區。
2. 操作污染:人為因素的“關鍵漏洞”
(1)接種不規范:未在火焰保護下操作,或接種工具未徹底滅菌(如未灼燒至發紅);
(2)菌包處理不當:搬運時劇烈震動導致菌包破損,或未及時處理污染包(孢子擴散至健康菌包);
(3)未嚴格分區:清潔區與污染區未隔離,人員和物料交叉流動。
操作污染是最易控制但常被忽視的環節;單次操作失誤可能導致批量污染(如一個污染菌包可釋放數億孢子)。
3. 設備污染:被忽視的“傳播載體”
(1)滅菌鍋:冷空氣未排盡導致滅菌不徹底(部分菌包內部溫度<121℃);
(2)接種機:噴嘴、管道殘留菌液,成為孢子繁殖基地;
(3)培養架:金屬縫隙或木質結構藏匿孢子,難以徹底清潔。
設備老化或維護不足會持續釋放孢子;鏈孢霉可在設備表面形成生物膜,增強抗消毒能力。
五、食用菌鏈孢霉高效防治措施
在食用菌生產中,嚴格控制微生物污染是確保生產成功的關鍵。然而,許多生產者對傳統消毒滅菌的原理消毒方式的了解不足,導致消毒效果不理想。
1. 傳統消毒方式痛點分析
甲醛有殘留高致癌性與腐蝕性、含氯消毒劑腐蝕性與刺激性并存、臭氧消毒濃度控制難與材料兼容性差、紫外線穿透力弱對孢子殺滅有限。
2.新型防控技術來襲
奧克泰士是一種高效型過氧化氫銀離子復合型消毒劑,可在食用菌栽培的多個關鍵環節進行干預,有效預防鏈孢霉菌污染。具有高效廣譜殺菌優勢,生態環保、作用完畢后分解產物為水和氧氣,規避了化學殘留影響產品口味及人員健康安全;有較好的材料兼容性,對不銹鋼、塑料、橡膠基本無腐蝕。獲得歐盟EMAS生態認證、IFS國際食品標準認證等多項嚴苛的國際權威認證,其安全性和適用性得到充分背書。
(1)接種環境與工具消毒接種室是培育菌種的源頭環節對微生物十分敏感,幾乎任何雜菌都可能污染菌種,所以組培實驗室一般采用標準潔凈室,配備空氣過濾凈化系統;超凈工作臺;試管、搖瓶等器具。但空氣中的微生物會隨著接種操作進入到培養材料內部,從而形成潛伏的微生物污染。當食用菌開始培育時,潛伏的微生物(雜菌)就會快速生長繁殖,導致食用菌染菌。奧克泰士可通過噴霧、擦拭或浸泡等方式對這些區域和工具進行徹底消毒。與75%酒精相比,奧克泰士殺菌效力更高,且持久穩定,成分下降對殺菌效果影響極小,可完全替代酒精,降低消毒成本。
(2)菌種發酵設備消毒在液體菌種制備及發酵過程中,設備表面及發酵環境易滋生雜菌。雖然其經過高溫滅菌但時常被檢測出霉菌污染,這是因為鏈孢霉孢子具有極強的耐熱和抗逆性,高溫和傳統消殺方式很難消除。奧克泰士可用于發酵前設備的徹底清潔與消毒,殺滅表面微生物;同時,在發酵過程中定期使用奧克泰士對環境進行消毒,防止污染風險,確保發酵順利進行提高菌種品質。
(3)冷卻室(預冷車間)消毒滅菌后的料瓶或料袋需在冷卻室內降溫,但此過程中易受外界空氣中鏈孢霉孢子污染。傳統消毒方式(如甲醛熏蒸)雖有效,但甲醛劇毒且易帶來二次污染。奧克泰士可通過均勻噴灑實現熏蒸消毒效果,殺菌效力優于甲醛和粉劑煙霧,且無毒無殘留,消毒后可立即使用,保障工作人員健康與生產效率。
(4)出菇房環境管理環節
出菇房是食用菌子實體生長的關鍵場所,且培養環境的溫濕度條件十分適合鏈孢霉菌孢子的滋生和繁殖,所以需要嚴格控制霉菌的污染,保障其環境衛生、菌種產量與品質。奧克泰士可通過均勻噴灑對出菇房進行全面消毒,殺滅空氣(墻壁、地板、天花板)中和物體表面的雜菌,有效降低污染風險,為食用菌提供清潔的生長環境。
(5)培養料消毒培養料是食用菌生長的基礎,主要來自于秸稈、木屑、玉米芯等農作物組織為食用菌提供營養。但常攜帶致病真菌、細菌及芽孢等微生物。目前,培養料基本都采用大型滅菌鍋熱力滅菌,因為熱力可以傳導至培養料的內部確保滅菌效果。奧克泰士可通過噴淋方式對培養料進行殺菌處理,顯著降低雜菌基數,減少后續污染風險。例如,在羊肚菌栽培中,采用奧克泰士噴淋培養料可有效殺滅其中的致病微生物,保障菌種健康生長。
六、案例分享:某香菇工廠化生產基地的防控實踐
1. 背景與問題
某企業2024年夏季鏈孢霉污染率達15%,主要發生在冷卻環節和接種后3-5天,導致單批次損失超20萬元。
2. 改進措施
1)環境改造:在冷卻室增設紫外線循環風消毒機,接種區采用正壓無菌室設計結合奧克泰士對空間環境物表霧化和擦拭消毒。
2)流程優化:將固體菌種改為液體菌種,接種時間從15分鐘/袋縮短至3分鐘/袋;培養料滅菌后強制冷卻至25℃以下再接種。
3)監測體系:建立環境孢子捕捉裝置,每日檢測空氣中鏈孢霉孢子濃度,定期進行殺菌消毒。
4)實施效果
改進后3個月內,鏈孢霉污染率降至15%以下,年節約成本約50萬元,產品合格率提升至85%。
【總結】鏈孢霉污染的防控需從源頭控制、環境凈化、操作規范、設備維護、人員管理及五方面綜合施策。生產中應建立“預防為主、全程監控”的防控體系,通過定期檢測最大限度降低污染風險,保障食用菌生產的穩定性和經濟效益。
*注:奧克泰士提供技術服務支持
①根據客戶需求,指導和協助客戶建立和完善生產系統微生物風險的防范體系,包括采樣計劃、預防性消毒程序等工作。
②指導和協助客戶對實際生產過程中微生物污染進行分析排查。
③對各類微生物污染問題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指導和協助客戶執行方案直至解決微生物污染問題,提供閉合鏈條式服務。
④提供后續管控方案,防范微生物污染的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