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水縣立足資源稟賦,多舉措培育壯大食用菌龍頭企業,探索推廣“企業統一建棚、農戶返租經營”“企業借棒、農戶還菇”“企業統一供棒、訂單保底收菇、農戶建棚養菌”等模式,推動食用菌產業全鏈條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日前,走進合水縣鑫旭食用菌有限公司何家畔生產基地,一朵朵黑木耳長勢正旺,村民們有的在采摘,有的在生產菌棒。“這幾天,我們組織群眾采摘木耳,一個人一天能采摘125公斤左右,根據木耳的生長情況,我們還會不斷增加采摘人員。”合水縣鑫旭食用菌有限公司何家畔生產基地木耳采收負責人孟慶博說。
何家畔鎮趙樓子村村民師彥舉在基地務工,每天一大早,他就開著鏟車穿梭在大棚間,將木屑運到生產車間,這些木屑將被制成菌棒,實現綜合利用。“我在這里務工兩年了,基地離家很近,掙錢比較方便,工資待遇也很好。”師彥舉說。
在合水縣鑫旭食用菌有限公司師家莊生產基地,一個個菌棒擺放整齊,形成了一堵堵密實的“菇墻”,朵朵食用菌破袋而出,宛如一把把小傘。“目前,基地的加工車間每天生產菌棒2萬多個,我們計劃生產200萬個黑木耳菌棒。”合水縣鑫旭食用菌有限公司師家莊生產基地負責人騰守保說,“我們基地還種植了70棚羊肚菌,長勢很好,再過一周就可以上市了。”
合水縣積極發展“三元雙向”循環農業,招引陜西安康雙昇源食用菌有限公司成立了合水縣鑫旭食用菌有限公司,新建集菌棒生產和食用菌種植、加工、儲存、銷售為一體的食用菌生產基地,推行“支部+企業+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實現支部與企業、企業與農戶協作發展、利益共享。公司采取邊建設邊生產的經營思路,投資3500萬元在何家畔鎮流轉土地300余畝建設生產基地,新建廠房6000平方米、菌菇大棚127座,改建鐵李川日光大棚4300余平方米,并在西華池鎮師家莊村租賃日光大棚70余座,積極發展食用菌產業。去年,共生產香菇菌棒、黑木耳菌棒470萬個,帶動當地100余名群眾務工就業,發放就業工資200余萬元,分紅20萬元以上。
“今年,公司計劃流轉土地500余畝,種植羊肚菌100棚,生產香菇菌棒300萬個、黑白木耳菌棒700萬個、黃金菇菌棒50萬個,同時進行猴頭菇、銀耳等實驗種植。目前,已經種植羊肚菌140余畝,生產香菇菌棒270萬個、黃金菇菌棒20萬個、黑白木耳菌棒100萬個。”合水縣鑫旭食用菌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