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冬蓀托起致富夢,烘干廠房里“烘”出幸福生活。近日,畢節市大方縣安樂鄉種植冬蓀的農戶們,眼看著安樂鄉營腳村冬蓀加工廠正式運行,喜上眉梢。
自從安樂鄉大力發展特色經濟農產品以來,冬蓀林下仿野生種植規模已達2.3萬平方米,預計采收烘干后的成品冬蓀可達2萬公斤左右,每公斤銷售價640元,定銷至廣東、浙江、上海、重慶等地。可是,如何將采收的新鮮冬蓀快速加工烘干,成了讓當地種植戶十分棘手的問題。
種植大戶張娟就有著“豐收的苦惱”,“食用菌、藥材等采收后保存不易,新鮮度的流失幾乎按分秒計算,只有快速加工烘干才能把損耗降到最小。可是,我們沒有烘干設備只能用炭火慢烘,少量銷售。”
為解決農戶的難題,經多方努力,一座投資194.5萬元改擴建的烘干加工廠于今年初落戶營腳村。
今年2月底,改擴建工程完工,經過多次調試和現場教學,廠內技術人員全面掌握了設備運用和維護維修技術,目前,烘干廠房運行正常。
營腳村箐腳組組長尚榮德笑著說:“烘干廠房的建成對種植戶來說是一針‘強心劑’,大家種植、采收再也不用畏首畏尾了,不用計算著收了烘不干,也不會心痛晚收了爛地里。我們的烘干廠房一天可烘干5000斤冬蓀哩。”
一提起冬蓀加工廠,大家都很滿意。“鄉里村里的產業在發展,規模也在擴大,我們跟著一起富裕。單單只是做小工,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合作社入股還能分紅。一年工錢能有個三萬多塊,再加上分紅,日子越過越有盼頭了。”村民盧昌明說。
村民韓華說:“看著冬蓀、天麻從種植到采收、加工,然后成品銷往全國各地,我們心里十分歡喜自豪。我們雖然在大山中,但我們種出的農產品卻走向了大山外。”
烘干廠房的建造,讓安樂的冬蓀加工產業逐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下一步,安樂鄉將持續發力,打造“產業優、群眾富”的鄉村產業振興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