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露是一種世界性的珍稀食用菌,這是一種奇妙的東西,在歐美國家被稱為“地下黑鉆石”“廚房里的黑珍珠”與“魚子醬”“鵝肝醬”做成世界四大名菜之一,具有頗高的營養價值。
會東松露,也稱中華塊菌。“塊菌年產量達57噸。塊菌在國際市場上長期受到追捧,價格居高不下,鮮塊菌售價高達500-1500歐元/公斤。”會東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
會東在上世紀90年代發現了松露,分布有10多個品種,以黑松露、夏松露、中華松露、白松露、蝸牛松露為主要品種,宿主植物以華山松為主,全縣適宜生長面積80多萬畝,據統計全縣每年產量在150噸左右,占全國總量的80%,占到世界的20%。會東黑松露于1994年10月首次銷售到法國、意大利、德國等國家。
如何讓這一珍稀資源實現持續發展?
據了解,為引導松露產業的綠色發展,會東縣出臺《關于加快培育松露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提升品質、升級加工、培育龍頭、打造品牌、開拓市場,充分發揮會東自然優勢,加快培育和發展松露產業。
到2020年,會東松露產業化水平顯著提升,農民收入持續增加,基本建成具有全國優勢和特色鮮明的松露產業發展體系、組織體系、經營體系和科技支撐體系,建成以魯南山為核心的松露保護性示范采集基地10萬畝;新增松露專業合作組織10個,專業合作組織經營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新增專業合作社省級示范社 1個以上,建成一家松露深加工龍頭企業;與中國經濟林協會合作,建成“中國松露第一縣”,實現產業轉型發展。
會東高川天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他們通過對塊菌科學采掘技術的研究和宣傳培訓,建立科技示范村,充分保護了塊菌自然生態環境,使示范區內的土壤、植被得到修復。通過保育促繁工作,松露的采挖時間從原來的7月、8月延后到11月份,這樣使松露充分成熟形成孢子散落在土壤里,種子得以延續不會滅絕。
同時,他們改變采挖方式,使松露孢子與宿主植物華山松的根系充分結合,增加了松露菇蕾的形成達到增產的效果。另外,通過科研手段,對土壤修復形進行菌劑的補充形成良好的生長環境,同時人工仿生進行松露菌絲體的大量補充,調整好生長所需參數,達到增產的效果,最終提高產量和品質。
會東縣林草局負責人介紹說,通過松露的保育促繁工作,每畝松露適生區可增產商品松露 10公斤,按標準規格平均市場價每公斤800元,每畝增收8000元,若按60萬畝松露適生區計算,全縣每年可增收60萬畝、48億元,給全縣林下經濟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