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洛南縣圍繞促農增收目標,進一步強化措施,壯大特色產業,開展全鏈培育,同時抓好穩崗就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全縣壯大特色產業,圍繞“果、煙、菌、藥、畜、菜”六大主導產業,投入8000萬元,制定出臺糧食生產、核桃發展、撂荒地復墾等一攬子扶持政策,復種撂荒地8000畝,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推進25個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和嶺南生物食用菌智慧工廠等72個產業項目做大做強,發展烤煙7萬畝、中藥材4.2萬畝、食用菌3150萬袋、蔬菜5.8萬畝、紅仁核桃7120畝、畜禽111.3萬只(頭),群眾生產經營性收入是全市唯一突破總收入10%的縣區,群眾收入穩步增長。同時,開展全鏈培育。堅持鏈式思維抓產業,投資3.2億元建成西北物流核桃園,打造全國第一個以核桃單品為主的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年可實現利稅3500萬元,解決1000多名貧困人口就業。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壯大蔬菜產業,以德盛公司為龍頭,發展設施蔬菜大棚14135個,培育10畝以上蔬菜種植大戶2300戶,構建了蔬菜基地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健全食用菌產業服務體系,培育食用菌新型經營主體70個、食用菌栽培大戶141戶、食用菌農業產業基地31個,建成食用菌示范專業合作社5家、專業化菌包生產智慧工廠1個。策劃打造“洛味緣”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整合六大系列數十種洛南優質農特產品作為“洛味緣”品牌產品,建立標準化質量監管體系,采取“線上+線下”銷售模式,助力農業產業品牌化發展。縣上抓好穩崗就業,全力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4.2萬人,脫貧勞動力和監測對象就業創業49398人,脫貧戶、監測戶、有勞動力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均無“零就業”家庭;開展技能培訓3283人,39個就業幫扶基地、24個社區工廠吸納脫貧勞動力1439人;公益性崗位安置脫貧勞動力5351人,撥付交通補助6273人3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