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盤州市搶抓機遇,加快發展食用菌種植,使這一產業成為盤州市鄉村振興、村民致富的有力抓手。
一排排整齊的標準溫控食用菌房里,一朵朵撐著“小傘”的小蘑菇沖破菌床,工人們正忙著采摘新鮮菌菇。入秋以來,在盤州兩河街道巖腳居委會的貴州菌之匯菌業開發有限公司,食用菌種植基地菌房內一派繁忙的勞作景象。
貴州菌之匯菌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安芬說:“之前我是從事煤礦行業,現在選擇食用菌種植。因為食用菌是貴州省五大產業之一。公司目前是訂單式生產,產品質量好,市場供不應求。”
以前,巖腳居委會的村民就業主要以外出務工為主,食用菌種植基地落戶投產后,解決了當地100余人的就業問題,其中包括8名殘疾人,同時還帶動周邊3個鄉鎮的320余人就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我平時工作就是參加日常管護,我一個月的工資是四千多,然后公司供吃供住,我們在這個公司里面上班離家比較近,下班后還可以照看娃娃和老人。”食用菌種植基地工人溫榮花告訴記者。
食用菌基地的建成不僅解決了當地就業問題,還帶動周邊鄉鎮農戶種植食用菌。正在建設的8000平方米的種植大棚建成后將免費提供給農戶使用。
食用菌種植農戶敖雷說:“他們免費為我們提供大棚,全程提供技術支持,種出來的平菇他們會按市場標準價回收,有了銷路的保障、技術的支持,我們就沒有了后顧之憂,這樣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種植。”
貴州菌之匯菌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安芬表示:“下一步,我們還要建一個‘農用研學’基地,培訓更多的人來掌握這一門技術,讓他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種就成。還要建一個‘菌種研發’室,根據本地的氣候環境研發栽培種子,更加的提高我們的產量和質量。”
產業興助力鄉村振興,近年來,盤州市積極謀劃布局,在英武、劉官、竹海等鄉鎮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種植,小小食用菌撐起了鄉村振興“致富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