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濱州博興縣鄉村振興呂藝公益項目示范區的食用菌進入成熟采摘期,作為呂藝鎮因地制宜發展的特色產業,這些小小的菌菇,不僅營養豐富,也為助力百姓增收和鄉村振興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日,記者來到博興縣鄉村振興呂藝公益項目示范區黑皮雞樅菌的養殖大棚里,采菌工人耿玉敬正小心翼翼地挑選剛剛成熟的黑雞樅。她告訴記者,她家就住在附近的益仁小區,從事菌菇采摘工作已有一年時間,這份離家近、收入也不錯的工作,很稱心。
博興縣呂藝鎮益仁小區耿玉敬說“這份工作它要求比較細致,非常有耐心,非常精細。每天上午、下午各采一次,工作相對來說比較輕松,每個月也能大約收入3000塊錢左右。”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養殖大棚這里曾經是一片鹽堿地。2020年,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呂藝項目示范區在呂藝鎮建立,為綜合利用土地資源,博華農業公司在這片鹽堿地上建立了食用菌培育基地。現已建設黑木耳大棚8個,菌菇大棚48個,每年為當地群眾和村集體致富增收5.4萬元。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民”運營模式,建設食用菌標準化、現代化智能大棚,采取標準化和流水化作業,打造集研發、培育、加工、銷售、貿易、生態觀光、科普教育和康養于一體、涵蓋食用菌全產業鏈的標準化生產基地。
博華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養殖主管潘海兵說“這是個黑雞樅棚,一個棚現在是種植2萬包,它的生長周期是三個月,平均每個包能產黑雞樅0.5斤,價格平均價格是17元,這一個棚我們三個月生長周期能收入17萬左右。”
采訪中,呂藝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后將以產業振興為核心與先導,統籌推進全鎮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協調發展。
博興縣呂藝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鄉村振興呂藝公益項目示范區負責人滕志軍說“積極協調省扶貧基金會,爭取兩千多萬項目資金支持,用于呂藝鎮鄉村振興公益示范區的建設。同時和魯東大學對接,引進食用菌方面的專家,對食用菌的種植進行指導。下一步,呂藝鎮將繼續協調上級資金和引進科技含量高的農業項目,將呂藝鎮鄉村振興公益示范區項目打造成為全縣乃至全市的樣板,真正讓示區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