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進入湖南省茶陵縣,路邊宣傳欄上“實施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工程,從源頭解決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初一公里’問題”的標語格外醒目。
作為傳統的農業大縣,茶陵縣的食用菌、糧油、茶葉和蔬果等農業資源十分豐富。但如何幫助農產品更好“走出去”,使茶陵縣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邁進?2020年啟動實施的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項目給了茶陵一個答案。如今,茶陵縣的保鮮庫從50座增加到228座,新增庫容20萬立方米,冷藏能力達6萬噸,有效提升農產品品質和效益,打出延鏈補鏈強鏈“組合拳”,推動茶陵農業產業步入了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降損增收打造食用菌產業集群
“從2002年開始,農民返鄉創業從事食用菌種植,每天銷往廣東的鮮菇至少有十幾萬斤?!辈枇昕h興農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代表陳晚朱告訴記者,在高峰時期,全鎮六成農民都在從事食用菌種植。
食用菌是茶陵脫貧鄉鎮的龍頭產業,其中,又以界首鎮為最。據了解,界首鎮食用菌生產規模占全縣70%,食用菌對外銷售占全縣80%,是湖南省重要的菌菇生產基地。
然而,田頭冷庫的不足一度嚴重影響了農戶增收?!爱敃r基地的小型冷庫容量不夠,農戶種出來的食用菌必須當天采摘當天銷售,有限的冷庫還要騰出來用于存放第二天采摘的食用菌。”陳晚朱回憶,“時間趕著、貨量壓著,價格自然上不去,很多種植戶沒有賺到錢,有的最后干脆去打工了?!?/p>
茶陵食用菌產業要想進一步發展,保鮮庫建設就成了當務之急。2020年,農業農村部大力支持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受益于該項目,茶陵的菇農因地制宜在田間地頭建起了冷庫。銷售節奏可控了,物流成本降低了,產后損失也大大減少。
眼下,界首鎮田頭矗立著大大小小52座冷庫,食用菌從采摘到進庫只需3小時。腐壞率大幅降低不說,錯峰銷售和產品品質的提升,也使得食用菌銷售價格每斤比以前提高了0.5-2元。
“錢賺得多了,產量也提高了,現在食用菌年產量從1000萬棒增加到了1600萬棒?!北ur庫給了當地菇農賀秀華進一步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的底氣,“以前我們只種植姬菇、木耳、香菇等常規品種,現在計劃增加豬肚菇、龍爪菇、猴頭菇和羊肚菌等耐高溫品種,全年12個月最大限度用好冷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