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體種植黑木耳,給農民辦了件大好事。每到夏季我就到菌棚務工,在家門口務工心里踏實,干活也有勁?!奔易《鮽惔浩鞛豸敳艰F鎮春林村的徐大姐說。今年是徐大姐在菌棚務工的第四年,看著她在菌棚內動作嫻熟地采摘,全然不像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走進各村的食用菌棚,木耳長勢喜人,村民們正在采摘、分揀,一派忙碌熱鬧的景象。
2018年,在京蒙協作和北京西城區對口幫扶的諸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烏魯布鐵鎮把握有利契機,占地兩萬平方米的食用菌包生產基地、69棟食用菌棚拔地而起。食用菌包基地年產菌包約200萬袋,充分實現了自給自足、自產自用。從此這里的“豐收季”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秋天,從5月的菌棚維護、菌包運輸到6月的采摘晾曬、產銷兩旺,油亮的“小木耳”早已探出頭來成了大家共同的期盼。
近年來,該鎮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借助外部環境把握發展機遇,依托自身特點激發內生動力,2021年,村集體經濟種植食用菌收益達213.79萬元,占集體經濟收益總額的21.3%,食用菌產業已成為推動全鎮發展和群眾穩定增收的強力引擎。又是一年黑木耳采摘季,干部群眾笑逐顏開迎豐收。截至目前,已有2000余人次參與到菌包運輸采摘等各環節。
“今年春天我們對菌棚進行了加高,同時配備自動化溫控設備,鋪設滲水河流石,為黑木耳生長提供了更加適宜的環境,木耳質量特別好,增產增收已成定局。”向陽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胡月娟說。通過精準定位、經驗交流、及時研判、科學發展,烏魯布鐵鎮食用菌產業發展實現了連年穩、連年進。目前,全鎮14個村已收獲干木耳2.5萬余公斤,產量、質量顯著高于去年同期。
該鎮積極優化旅游空間布局,挖掘文旅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培育特色產業,大力推進文旅深度融合?!敖衲?月,大楊樹第一小學的老師和同學們來到食用菌種植基地,開展黑木耳采摘研學活動,通過聆聽講解、親臨采摘、分享體會,同學們受益匪淺。”紅旗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楊兆森說。
“去年,通過電商平臺銷售1000余公斤黑木耳,網評非常好。今年產品質量要優于往年,我們還要繼續在優化產品供給服務上下功夫,形成穩定的網絡銷售渠道。”自治區教育廳干部、毛家鋪村第一書記張建廣說。目前,還依托網絡紅人、直播達人開展線上直播帶貨,該鎮影響力正逐步擴大。
鄉村要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下一步,烏魯布鐵鎮將持續穩步擴大食用菌種植面積,把小木耳做成大產業,讓食用菌產業成為一張亮麗的名片,成為廣大農獵民穩定增收的重要特色產業,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征程上奮力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