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新泰市食用菌產業振興,新泰市現代食品產業鏈不斷探索更好的發展模式,由單一向多元化轉變,幫助泰安市食用菌企業實現創新突破。
利用農光互補,實現板上板下雙豐收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逐步實施,結合新泰市農業經濟發展新優勢,泰安市現代食品產業鏈小組在農光互補泉溝鎮晶科片區規劃建設青島栮多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農光互補食用菌產業園項目。該項目開展木耳品種的研發、種植及加工,是新泰市2022年農業重點項目。目前,已新建養菌室2萬㎡,菌包生產車間8448㎡,種植示范園6000畝。在黑木耳生產中,其所需要的主要生產原料,各種主、輔材料如枯樹枝、農作物秸稈、麥麩等,都可從農副業生產中或其生產下腳料中獲取,同時引進中國工程院李玉院士的鴨糞處理技術,使發展的黑木耳產業成為典型的循環經濟產業。
該項目采用龍頭帶動、園區發展、千家萬戶生產的產業化形式,走出了一條依靠黑木耳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的新路子,實現了光伏發展和農業生產的雙贏。
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
泰安市宏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位于新泰市谷里鎮西朱村,其名下新泰市德興源蔬菜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食用菌相關服務,占地1000畝,已建成食用菌研發中心1處,300m保鮮冷庫2處,溫室大型拱形棚5座,可進行農業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并且在現代食品產業鏈的推進下,后期將開展旅游開發項目策劃咨詢及各種形式的休閑觀光活動。通過“試驗+生產+加工+銷售”方式,建成功能復合、高效、科技領先的,集采摘、觀光、美食于一體的高端示范循環農業。
該項目還按照高端產業化模式管理,采取測土配方施肥,統一品種、統一購藥、統一檢測、統一標識、統一銷售,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100%,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從“靠天收”到“穩增產”,從單一種植到多元發展,近年來,該市高度重視食用菌產業發展,走出了一條科技化、合作化、園區化的特色產業發展之路,食用菌產業已經成為支撐縣域經濟增長、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強力引擎,一條現代農業食用菌全產業鏈已粗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