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六月底,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的特色產業羊肚菌迎來了成熟季,羊肚菌種植基地里呈現出一派喜獲豐收、欣欣向榮的景象。
今年,互助縣聚焦打造“七彩農業”名片、綠色有機家畜產品輸出地先行示范縣和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充分利用高原冷涼氣候、潔凈生態環境等優勢,積極探索特色產業發展,聘請食用菌種植技術專家,通過引進新技術、新品種等形式,自主開展羊肚菌菌種培養、生產,大力發展羊肚菌產業。
為降低農民種植風險,互助縣農業科技部門扶持引導豐之源農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先后在農業示范園區、丹麻、臺子、南門峽和北山等不同區域,采用不同模式進行羊肚菌試種成功,并取得豐碩成果。目前,全縣有羊肚菌種植棚共46個,擴大種植面積達30多畝。
目前,農業示范園區利用溫室種植的羊肚菌已全部采收,畝產達到2200多斤。丹麻補家村利用拱棚試種的羊肚菌6月底已開始采收;在臺子、南門峽和北山采用遮陽網簡易拱棚,仿野生、半露天模式試種的羊肚菌長勢良好,預計畝產可達1000斤以上。
據悉,下一步,互助縣將認真總結經驗,形成完整的高原羊肚菌種植技術體系,擴大菌種生產規模,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為種植戶提供菌種和技術指導,在全縣范圍內進行推廣種植,將羊肚菌產業培育成為幫助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新型特色產業,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力爭通過3至5年的發展,將互助縣打造成為全省食用菌產業大縣、全國羊肚菌種植大縣。
今年,互助縣聚焦打造“七彩農業”名片、綠色有機家畜產品輸出地先行示范縣和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充分利用高原冷涼氣候、潔凈生態環境等優勢,積極探索特色產業發展,聘請食用菌種植技術專家,通過引進新技術、新品種等形式,自主開展羊肚菌菌種培養、生產,大力發展羊肚菌產業。
為降低農民種植風險,互助縣農業科技部門扶持引導豐之源農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先后在農業示范園區、丹麻、臺子、南門峽和北山等不同區域,采用不同模式進行羊肚菌試種成功,并取得豐碩成果。目前,全縣有羊肚菌種植棚共46個,擴大種植面積達30多畝。
目前,農業示范園區利用溫室種植的羊肚菌已全部采收,畝產達到2200多斤。丹麻補家村利用拱棚試種的羊肚菌6月底已開始采收;在臺子、南門峽和北山采用遮陽網簡易拱棚,仿野生、半露天模式試種的羊肚菌長勢良好,預計畝產可達1000斤以上。
據悉,下一步,互助縣將認真總結經驗,形成完整的高原羊肚菌種植技術體系,擴大菌種生產規模,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為種植戶提供菌種和技術指導,在全縣范圍內進行推廣種植,將羊肚菌產業培育成為幫助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新型特色產業,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力爭通過3至5年的發展,將互助縣打造成為全省食用菌產業大縣、全國羊肚菌種植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