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扶貧產業增效、群眾穩定增收的目標,江蘇省委駐灌南縣鄉村振興幫促工作隊堅持在創新產業幫扶模式上發力,讓優質食用菌企業發揮出脫貧幫富的大能量,把特色產業項目的良性發展做成了解題的“基礎公式”。
在灌南現代農業示范區,“江蘇麗澤杏鮑菇”項目迎來了自己的豐收季,一輛輛杏鮑菇整裝車從廠區駛出,輻射向全國各地。包裝車間里,42歲的季紅霞正在半自動化的流水線上,對剛處理完成的杏鮑菇進行打包裝箱,這個車間里的工人都是和她年紀相仿的婦女,季紅霞表示,她每個月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工作的地點離家也近,騎車只要幾分鐘,接送孩子很方便。
這家企業從落地到順利投產,離不開江蘇省委駐灌南縣鄉村振興幫促工作隊的支持,幫促隊隊員、百祿鎮黨委副書記、高湖村第一書記張言豐透露,他們堅持挖掘潛力和穩定增效并舉,按照幫扶項目條件不成熟不上、盈利模式沒把握不上、資金風險大不上、沒有發展潛力不上的“四不”原則,考察了縣里好幾家相關的企業,最終選擇了江蘇麗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之所以選擇他們家是因為企業規模比較大,抗風險能力較強,利潤可以得到保證。他們整合工作隊幫扶資助金380萬,不但能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幫扶資金的收益還可以帶動鄉村振興。同時他們在簽的協議中還要求企業要帶動低收入農戶就業,企業承諾每年不少于20個,現在已經超過這個數字了。
公司總經理陳春明介紹,從去年年初開始,公司在百祿鎮新建了3萬平方米杏鮑菇生產廠房,購置4條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吸納附近135名農民就業,人均月工資4000元左右。目前企業已經具備日產35萬包、200噸杏鮑菇的能力,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南京、鄭州、西安等大城市,年銷售額達到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