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劍河縣大雪紛飛,氣候寒冷,而劍河姬松茸種植基地恒溫大棚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在霧氣繚繞的恒溫育菇大棚內,6層菌床的培育架占據大部分空間,紅托竹蓀菌蛋鋪滿菌床,隨著采摘期臨近,菌蛋悄然“孵化”。
“預計下個月全面采摘。”基地負責人、貴州建江菌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敏說,基地通過與貴州省農科院及織金食用菌企業合作,于7月嘗試利用基地智能恒溫系統,種植反季節紅托竹蓀食用菌。
相較于傳統種植模式,通過恒溫大棚種植可實現對竹蓀生長情況的智能控溫,令竹蓀在市場價格最佳的時間段實現生長、采摘,達到利潤最大化。此外,基地依靠半自動工廠化覆土層架栽培技術及紅托竹蓀液體菌種集約化生產,不僅節省種植成本,而且產量及品質得到提高。
劍河姬松茸種植基地是2020年5月投資建設,總占地130畝,是該縣首個實施半自動工廠化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建有育菇庫房128個。除紅托竹蓀,還主要種植姬松茸、雙孢菇等食用菌。
目前,基地共有紅托竹蓀育菇大棚19個,每年預計產出紅托竹蓀0.93萬公斤以上,產值超165萬元。下一步,基地將拓寬種植規模,積極發展深加工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