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牡丹江市各地供銷社積極引導農民采用先進科技成果栽培食用菌23億袋,種植規模與去年持平,約占全國栽培量3%、全省栽培量34%,預計總產量為115萬噸(鮮品),預計實現年產值65億元,可帶動農民實現人均收入1700元,繼續保持農業支柱產業地位,在促進全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介紹,今年牡丹江市圍繞食用菌產業整合多種社會資源,形成了包括食用菌菌種研發、菌需物資供應、基地種植、產品加工、市場營銷、食用菌機械、廢棄菌包回收利用等多個環節的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條。目前,全市擁有食用菌生產專業村210個,標準化栽培園區110個、菌包廠120多家,年產粉碎、裝袋、滅菌等12大類專用設備近4萬臺(套),食用菌加工型龍頭企業發展到50多戶,產業增值鏈條不斷延長。
在構建市場銷售體系方面,今年牡丹江市建成了以東寧雨潤綏陽木耳批發大市場、海林市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為主體的食用菌市場體系。其中,東寧雨潤綏陽木耳批發大市場年銷售量100多萬噸(鮮品),約占全國黑木耳總銷售量的三分之一。
此外,牡丹江市積極研發、推廣先進適用食用菌生產技術,以各級供銷社、食用菌協會為主體,組織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研究60余項,在全國獨創了越冬耳、元寶耳栽培技術,黑木耳小孔栽培、春耳秋管、棚室吊袋、替代料栽培等多項技術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為牡丹江食用菌實現優質優價、開拓國內中高端消費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