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名人名企 » 正文

    “天麻之父”改寫天麻不能人工種植歷史


    【發布日期】:2021-12-23  【來源】:云南廣播電視臺
    【核心提示】:周鉉教授被譽為“中國天麻有性繁殖法”的創始人,獲得“中國天麻之父”之稱,被中國菌物學會授予“中國天麻研究終身成就獎”。

    云南彝良縣地處川、滇、黔三省八縣結合部的烏蒙腹地,因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生態氣候,這里孕育的小草壩天麻品質優良,是昭通天麻的代表,也是云南天麻的代表,素有“云天麻”之稱。

    天麻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具有息風止痙,祛風通絡的功效。主治眩暈,頭痛,肢體麻木,風濕痹痛等。


    云南昭通小草壩天麻

    曾被稱為“神草”、被作為“貢品”的天麻,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人們一直依賴其野生資源,造成野生天麻數量急劇減少,市場上曾一度供不應求。后來,在助推脫貧攻堅的征程中,天麻成為了貧困群眾的“致富麻”,對決戰脫貧攻堅發揮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這背后,有一位值得我們記住的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周鉉教授。他長期從事植物種類和植物形態研究工作,是我國著名的天麻專家。


    周鉉教授(2020年4月攝于昆明植物園)

    由于天麻的生長繁殖具有特殊性,直到上世紀70年代以后,經過13年的潛心鉆研,周鉉教授成功探索出了仿野生環境種植天麻之路,從此改寫了天麻只能野生不能人工種植的歷史,讓天麻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周鉉教授也因此被譽為“中國天麻有性繁殖法”的創始人,獲得“中國天麻之父”之稱,被中國菌物學會授予“中國天麻研究終身成就獎”。如今,天麻已成為昭通彝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2021年,彝良縣預計采挖天麻3.4萬畝,實現產量2700萬斤,產值23億余元。

    “天麻之父”與天麻的不解之緣

    雖然已是耄耋之年,周鉉的記憶力卻仍然很好。回憶往事,很多細節他都記得很清楚。1926年,周鉉出生于河南新鄭,家境優越。1946年,他就讀于同濟大學理學院植物學系,大學畢業后他先后在華東師大、西南師院生物系任教。

    年輕時的周鉉

    周鉉曾是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形態學研究組組長,他也是中科院院士、著名植物學家吳征鎰先生的第一個研究生。1957年,周鉉考取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在導師吳征鎰院士指導下攻讀植物分類學。1960年,他追隨吳征鎰先生舉家遷到云南昆明,到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植物分類。

    周鉉與天麻的不解之緣,可以追溯到他年幼的時候。周鉉5歲那年的中秋節,家里大人們在忙活著,他和小伙伴們歡快地圍著擺滿了月餅、水果的供桌跑來跑去。突然,一個小伙伴不小心推倒了桌子,桌角擊中了周鉉的腦袋,他只覺眼前一黑,就昏了過去。醒來時,周鉉的頭上已經纏滿厚厚的繃帶。因為大腦受到損傷,周鉉外傷痊愈后卻無法走路,只能靠母親拉著慢慢挪動步子。行走不便,他的聽力也出現了障礙。為治好周鉉的病,母親帶著他四處求醫。終于,有一個“堅持食用煮熟的天麻”的方子讓周鉉的病情有所好轉。堅持吃了8年天麻之后,周鉉走路不穩、耳聾的癥狀都有了很大改善。長大后周鉉才知道,作為一味名貴中藥材,天麻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藥用歷史,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在《吳普本草》中稱之為“神草”。

    堅守13年,改寫天麻不能人工種植歷史

    上世紀50年代,云南小草壩天麻的高品質已享譽全國,但野生天麻產量極為有限。由于過度采挖,小草壩野生天麻產量已呈逐年下降趨勢。面對全國藥材市場的火爆需求,云南省藥材公司求助吳征鎰院士,希望吳院士能協助公司開展天麻繁殖研究。為探尋天麻的生長之謎,1966年,時年40歲的周鉉,帶著恩師重托,拋下年邁的母親、妻子和三個孩子,揣著一本《毛澤東選集》,只身從昆明進入彝良小草壩的森林中,開始了他的天麻研究之路。在小草壩,周鉉一呆就是13年。


    周鉉早年離家到昭通研究天麻

    周鉉的研究基地建在小草壩的朝天馬花包樹。林大溝深的朝天馬是野生天麻最好的繁殖場所。剛到小草壩時,無論是民間還是學界,都沒有天麻有性繁殖的先例。憑借著自己深厚的生物學功底,13年時間里,“不信邪”的周鉉在小草壩天麻試驗站,與當地村民融為一體,走到哪家住在哪家,白天和戶主吃燒洋芋,晚上跟戶主蓋一個被頭;克服設備簡陋、研究資料匱乏、自然條件惡劣等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甚至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他帶領科研人員跋山涉水,以科學探索精神,在小草壩的森林里采集野生菌源作母本,依托天麻種子,開展天麻無性、有性繁殖實驗和研究。


    周鉉在小草壩朝天馬花包樹建立的天麻研究基地

    多年的堅守,無數次實驗,無數次失敗。無論嚴冬還是酷暑,周鉉都堅持不懈地觀察、試驗,直到1968年,才第一次在苗床上看到了自種天麻的影子。1970年,周鉉的實驗基地終于摸清天麻的生長規律,成功培育出供給天麻種子萌發營養的外源營養源——萌發菌和天麻成長所需營養源——蜜環菌,人工繁殖的天麻終于普遍成長,而且達到了連片態勢。在中國乃至世界上,他改寫了天麻只能野生不能種植的歷史。


    心系昭通天麻的周鉉教授

    天麻的有性繁殖雖獲得成功,但如何預防病蟲害、實現種植高產高效,如何讓村民愿意人工種植天麻,都不是容易的事。周鉉進村入戶,苦口婆心給村民講解,不僅邀請村民們來基地參觀,免費將天麻種子發放給村民,還手把手教他們種植。1979年,昭通天麻的人工種植終于走上正軌,周鉉才回到昆明。

    小草壩農民在種植天麻

    吳征鎰院士曾在《我的第一位研究生——周鉉》一文中寫道:“我到云南省,他也舉家來滇,也是把一生奉獻給云南的人。周鉉到彝良小草壩后,潛心對天麻生活史等做了系統研究,用天麻種子進行有性繁殖,獲得成功,實在不易。林區生活很是艱苦,在此堅持觀察實驗十余年,何等艱辛,心中涌起欽佩之感,也說明周鉉對科研的執著追求。”


    周鉉(左)和吳征鎰教授

    天麻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如今,天麻在我國已是每年能為國家創造數百億產值的產業。云南昭通許多農民通過種植天麻脫貧致富,周鉉也因此被贊譽為“精準扶貧先行者”。

    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科學家,周鉉總是以黨和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原則,不怕艱苦,忘我工作,淡泊名利。為表彰周鉉對當地天麻產業的貢獻,2014年,彝良縣授予周鉉“彝良縣榮譽市民”稱號。周鉉說:“我是一名知識分子,我的技術應無償奉獻給社會。”


    周鉉教授此前經常重回昭通

    據了解,如今昭通天麻綜合產值已位居全國六大天麻產區之首,昭通成為“中國烏天麻之鄉”。彝良縣天麻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對推動產業扶貧工作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十三五”期間,彝良縣建成了天麻科技示范園、中國天麻博物館、小草壩天麻交易中心、雙烏天麻產業園等,全縣累計種植天麻12.56萬畝,實現產值94.51億元。

    2020年,彝良天麻實現綜合產值22.01億元,帶動1.5萬戶6萬余麻農人均增收5300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達6300余戶2.2萬余人。天麻已成為彝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昭通天麻產業從無到有

    天麻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有力有效促進了彝良經濟社會發展,也為彝良贏得了一個個殊榮,成為國家標準《原產地域產品 昭通天麻》核心區、云南省首批認定的20個“云藥之鄉”之一、“全國有機天麻種植縣”、“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等。

    2020年1月3日,全國最大的天麻交易集散中心和交易樞紐——昭通市彝良小草壩天麻國際交易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該中心是國內首家運用區塊鏈、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集檢驗檢測、防偽溯源、線上線下交易、供應鏈金融為一體的農產品交易平臺。昭通天麻從此打破傳統交易方式,利用互聯網交易平臺,拓寬新渠道,實行線上線下兩種交易,走向國際市場。

     
    關鍵詞: “天麻之父” 周鉉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县| 汝南县| 海口市| 盐亭县| 崇阳县| 台南县| 特克斯县| 巴林左旗| 博爱县| 木兰县| 正宁县| 余庆县| 昌邑市| 石泉县| 沾化县| 民乐县| 惠安县| 乡城县| 乌兰察布市| 赣榆县| 祁阳县| 昌都县| 双江| 阜阳市| 威信县| 南华县| 若尔盖县| 江孜县| 大足县| 宜川县| 且末县| 保定市| 定日县| 阆中市| 铜陵市| 科技| 松潘县| 荔浦县| 平武县| 屏东县| 广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