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h位于祁連山東端,海拔高,氣候冷涼,日照時間長,非常適宜食用菌生長。
近年來,天祝縣發揮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以政策引領筑巢引鳳,多方保障降低農戶風險,逐步發展壯大“錯峰頭”食用菌產業,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目前,天??h成為“中國高原食用菌之鄉”,打造了“吟雪鮮、圣雪臣祥、吉祥茸”等“甘味”食用菌商標品牌。
小香菇大產業
走進天祝縣松山鎮香菇種植戶王世芳的大棚內,濕潤的空氣里散發著香菇的清香,一排排菌棒在鋼架上整齊地排列著,一朵朵小香菇探出了小腦袋。
“我們家是2018年從哈溪鎮茶崗村搬遷到松山鎮秀杰村的,政府給我們整體建了大棚,引導我們發展一年四季都能種植的食用菌產業。”王世芳說,第一年她家種了9個大棚的香菇,凈收入10萬元,現在有22個大棚,一年下來有20幾萬元的收入。
近年來,天??h利用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大力發展中低溫型食用菌產業,目前品類既有大眾化消費的香菇、海鮮菇等食用菌品種,又有羊肚菌、赤松茸等珍稀食用菌品種。
天??h松山鎮組織委員王星魁說,天祝食用菌與中南部地區食用菌形成產出時間差,可填補南方市場季節性空白,冷涼氣候環境中生產的食用菌品質高,形成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錯峰頭”優勢,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產品價格也較為穩定。
政策引領筑巢引鳳
為了助力食用菌產業發展,近年來天??h加大了對食用菌種植各環節的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招商引資,積極建設食用菌產業園,以政策引領筑巢引鳳。對當年新引進菌袋生產線并投入使用進行菌袋生產的合作社或企業,日生產菌袋能力達到1萬袋以上,且當年生產菌袋100萬袋以上的,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補,極大地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
天祝南陽山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鄭金云是福建人,在天祝縣收購蘑菇已有十幾年時間了,他見證了天祝縣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歷程。最初,天祝各鄉鎮都種的是雙孢菇,量比較小。后來開始種平菇、香菇、羊肚菌等菌類。
2017年,在天祝縣政府的支持下,鄭金云帶動農戶在南陽山移民點開始集中種植菌類,公司給農戶提供菌棒,一個菌棒價格3.7元,政府補貼1.5元,農戶只付2.2元。
“天滬香菇雙創產業園建設項目,就是由我們公司籌資建設的,擬建成集優質香菇菌袋生產和香菇儲藏、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食用菌生產示范園。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南陽山7號移民點,現已建成菌棒生產車間1棟、液體菌種制備車間1棟、養菌車間2棟,并配套建成了烘干、儲藏加工等附屬設施,年生產香菇菌棒600萬棒?!编嵔鹪普f,該項目通過“產業園+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及“抓兩頭帶中間”的發展模式,吸納松山鎮五個貧困村集體經濟資金220萬元,每年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并帶動435戶農牧民從事香菇生產,戶均實現銷售收入2.1萬元。每年帶動2112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90元,提供就業崗位100多個,年人均實現工資性收入1.6萬元。
據了解,2017年以來,天??h先后規劃建設了天滬香菇雙創產業園、臣祥滑子菇產業園、蘑瑞爾斯羊肚菌產業園等6個食用菌產業園,初步形成了集菌種培育、菌棒生產、出菇采收、烘干加工、冷鏈物流為一體的現代食用菌產業鏈條。
產業壯大成效凸顯
近年來,天祝縣堅持用工業化理念謀劃發展現代農業,突出全產業鏈開發,深度推進食用菌產業規?;?、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精細化發展。全縣食用菌栽培品種由2003年的3種(雙孢菇、平菇、金針菇)發展到11種(香菇、滑子菇、金耳、海鮮菇、羊肚菌、赤松茸等為代表),延伸完善現有品種標準化生產進程,擴大新品種試驗力度,深化院企、校企合作,促成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新技術。
天??h高原食用菌研究院副院長劉德俠介紹,2019年11月,天祝縣高原食用菌研究院掛牌成立以來,將食用菌產業發展成為全縣富民增收支柱產業為目標,依托天滬、臣祥、天禾等重點食用菌企業,通過訂單種植、技術服務等方式,擴大經營生產規模。2020年,全縣種植食用菌袋栽2500萬袋、畦栽30萬平方米,全縣食用菌產量達到22249噸,產值達20620萬元。2020年,研究院開展了天祝縣香菇全生物可降解保水內袋試驗、天??h富硒香菇生產試驗和天??h野生菌馴化試驗等3項試驗研究,均取得較好成果。2021年,研究院在繼續鞏固已經取得試驗成果的基礎上,持續開展金耳試驗、紫丁香蘑生產、多層架畦栽羊肚菌等實驗項目。
目前,天??h形成了以南陽山片區為主,輻射帶動哈溪鎮、朵什、西大灘、華藏寺等鄉鎮的食用菌產業格局,為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