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天祝縣立足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創新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全力向著農牧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牧民富裕富足的目標前進。
走進天祝縣朵什鎮黑溝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大棚。大棚里,菌棒整齊地擺放在一米多高的架子上,菇袋上生長著一個個厚實的香菇,村民魏昊庭熟練地在棚里干活。這兩年,依靠種植香菇,魏昊庭一家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過上了幸福生活。
天祝縣朵什鎮黑溝村村民魏昊庭說今年進了10萬個蘑菇棒子,有20座棚,大概一年10萬以上。
天祝縣朵什鎮黑溝村黨支部副書記韋東輝表示他們黑溝村立足良好的氣候條件和資源優勢,去年搭建養殖棚93座,高原夏菜種了200多畝,畝均達到6000-8000元。
像朵什鎮黑溝村一樣通過發展食用菌種植的走上脫貧致富的村組在天祝縣還有很多。立足實際、發揮優勢,圍繞小香菇做足致富大文章,已然成為天祝縣許多群眾的共識。如今,天祝縣在基礎設施、技術服務、市場培育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支持,制定出臺相關實施意見、提質增效方案等,加快發展現代化食用菌產業。
把特色產業變為富民產業,科技創新是關鍵。天祝縣成立了高原食用菌研究院、發揮科技創新優勢,為食用菌品質量化賦能,并不定期免費開展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采取集中培訓和現場指導等方式,使有意愿從事食用菌產業的貧困戶每戶至少一人熟練掌握食用菌栽培技術,引領、扶持群眾增收。
同時,為鼓勵群眾種植食用菌,天祝縣加大扶持力度,對合格菌袋進行補助,對當年新引進的生產線且產量達標的合作社進行一次性獎勵,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群眾參與、共同致富”基本思路,實行“三變”改革和“企業+合作社+農戶”經營主體共同參與運行模式,通過“訂單+保單”的形式,由企業負責對農民種出的食用菌兜底收購,讓農戶種植無風險。
截至目前,天祝縣食用菌袋栽規模達到2500萬袋,畦栽30萬平方米,產值2.0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