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7年,我們終于打贏了這場官司,這對辛勤的育種者來說是好消息。”上海豐科公司負責人張文宏說。近日,該公司為其自主培育的純白色真姬菇“Finc-W-247”品種維權的知識產權案件塵埃落定。
據悉, 2014年,上海豐科公司發現市場上有多家公司未經許可授權,規模化栽培、銷售其專利產品純白色真姬菇“Finc-W-247”品種。在調查取證并進行司法鑒定后,上海豐科于2017年對兩家侵權企業提出訴訟,要求它們立即中止侵權行為,停止制造、銷售專利侵權產品,銷毀庫存并賠償損失
2019年12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公開審理這起訴訟,并于2020年3月作出判決,判定兩家被告公司侵權成立,賠償原告共計約217萬元。被告不服一審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最高人民法院于2020年11月公開審理,并于今年8月下達終審判決書,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判決。
專家表示,農業新品種的認定、侵權行為的認定等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培育新品種耗時耗力,在食用菌領域愿意花大力氣培育優良菌種的企業不在多數,有必要為企業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和成果保護環境。